光影中的历史回响

宝盖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怀着沉重而复杂的心情,与老伴一起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从吉祥照相馆这一微观视角,以独特而深邃的笔触,剖开了那段被鲜血浸染的黑暗历史,展现了普通人从求生到觉醒的转变。观看《南京照相馆》,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触摸那段沉重而悲怆的历史,与电影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了苦难与希望。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国人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观影让我对侵略者的罪行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b><span style="font-size:22px;">影片最令我窒息的是将南京大屠杀那惨绝人寰的景象呈现在了面前。南京城陷落后,日军端着剌刀满街随意杀人,那被屠杀的平民、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们、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仿佛穿越时空,将我带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那堆积如山的尸体,血流成河的街道,被大火吞噬的房屋,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日军拍出的照片,是同胞被枪杀、活埋,妇女遭凌辱的场景,臭名昭著的日军“百人斩比赛”、“剌刀挑婴儿”等暴行被还原。当看到日军将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赶到江边开枪扫射,当看到中国平民被日军装入布袋滚落江中,当看到中国妇女被日军强暴后绝望的眼神,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痛。我无法想象,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我们的同胞们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磨难。他们的生命被无情剥夺,他们的尊严被肆意践踏,而这一切是因为日本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令人心悸的是影片对侵略者篡改历史的揭露。影片中,日军一边屠杀平民,一边摆拍“亲善照”,强迫受害者摆成“幸福”的姿态,在枪口下强颜欢笑,妄图用这些虚假照片美化他们的侵略行径,欺骗世人。侵略者这种影像暴力比物理暴力更阴险,它不仅要消灭中国人的肉体,还要篡改侵华的历史,用文明的表象包裹反人类暴行,在幸存者的伤口上覆盖虚假的欢愉图景。这种相机与枪炮加持,叠加了日军侵华的残暴罪行。这些,不仅让我看到了日军的凶狠、残暴,而且看到了日军的虚伪、狡诈与道貌岸然,从而对侵略者的罪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觉醒与担当。</b><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观影过程中,我既感到悲愤,又佩服吉祥照相馆内的几位普通人。南京陷落后,躲在吉祥照相馆里的七个小人物,为求自保,被迫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发现了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于是,他们的命运便与揭露真相紧紧绑在了一起。他们从最初只想活命,到后来为守护正义和真相而战,逐步完成了从求生到觉醒的蜕变。为了守护并转送日军的罪证照片,他们齐心协力,与日军斗智斗勇,将照片、底片藏于墙缝、衣服、邮包。尽管面临着日军的残酷迫害,依然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个过程中,照相馆金老板为了保护侵略者的罪证,冒险保存底片,不断与日军周旋。邮差阿昌从最初见了日军就缩肩哈腰,在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后,毅然投入到反抗日军的行动,冒死将底片缝进邮包。王广海虽然在日军的胁迫下担任翻译官,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最终选择了正义的一方。在“七人两证”的生死抉择面前,他们仍不忘誓死保护底片证据。最后,戏班弱女子林毓秀,铁肩担重任,成功将日军施暴的照片、底片送出城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普通人物,开始时只是为了求生,身躯在黑暗中颤抖,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到后来如同勇敢的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这是对真相的守护,对正义的信仰,最终成为历史真相的捍卫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这些转变并非英雄主义的神话,而是良知对生存本能的压倒性胜利。当宋存义这个曾经的“逃兵”用城墙砖砸死日本军官时,砖块碎裂的粉尘在阳光下飞扬,像无数个中国人被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我从这些普通人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血性和勇气。我深深感到,历史不仅是由少数英雄书写的,也是由千千万万个在绝境中依然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的普通人共同铸造的。在黑暗的背景下,在极端的战争环境中,这些普通人展现出的良知和人性的光辉显得尤为耀眼。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最令我感动的是几位普通人离别时集体留影的一幕。</b><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相馆的几位普通人在生死离别之际,还在照相馆的背景布前集体留影。金老板逐一拉开背景布,展示出了从北平故宫到杭州西湖,从武汉黃鹤楼到万里长城等各地风景……那时,祖国的大好山河在战火中已经满目疮痍。这几位普通人眼中闪烁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一起念着这些地名,透过背景布,最后一次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北平故宫,如一位沉默的老者,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天津劝业场,热闹繁华,是商业的摇篮;上海城隍庙,香火缭绕,承载着百姓的信仰。最终,画面定格在万里长城之上,那蜿蜒如龙的长城,是坚韧不屈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众人一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声,如同一道闪电,穿越时空,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普通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他们或许没有能力上战场杀敌,但他们知道,那些山河,脚下的土地,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无数人安居乐业的见证,一寸都不能丢。我从几位普通人的身上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即便身处至暗时刻,这份情怀也未熄灭,反而更加炽热。这一刻,我的心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结尾,当看到那些保存下来的照片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关键证据时,我心中感到极大的欣慰。这些照片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些牺牲者的告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影院,回到现实,看着如今繁华和平的景象,觉得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伤疤不能被遗忘,《南京照相馆》如同一盏明灯,提醒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真相,珍惜当下,汲取力量,不让悲剧的阴影再次笼罩我们的家园。当今,我们虽然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永远都要记在心上。有国才有家,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我们能做的。让我们燃起万家灯火,助力盛世中华!</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8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源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