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漫记(八)

君羊

<p class="ql-block">8月16日,北行的第十天。满洲里→黑山头,先自301国道走起,而后转331国道,行程计246公里。</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口岸城市的早晨</u></p><p class="ql-block">昨日晚餐后独行中苏金街,一览街道两侧建筑融合的哥特式尖顶、巴洛克雕花、俄罗斯“洋葱头”穹顶等欧式元素,霓虹闪烁,俄文招牌林立,宛如置身欧洲。</p><p class="ql-block">满洲里其名源自俄语“满洲里亚”,1901年因东清铁路修建而诞生,素有“东亚之窗”之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居住着汉、蒙、回、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本段信息搜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早上8:30,在9居酒店对面吃了油条包子小米粥,然后在9居酒店门口的水果蔬菜摊位买了昨晚就看好了的,十个品种一律4元钱一斤的西红柿。挑选的是以前未曾见过的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 ,比如尖角大肚子的青红皮的,青色透亮的像阳光玫瑰葡萄式的,橙黄色睡枕式的,小小圆椎形青紫色的,拣了一大袋子总共才10元,老板说都甜着呢。午餐时做餐前水果被大家一扫而光,后悔没有多买。还寻思在网上购买,发现价格至少要贵出一倍,真真是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了啊。</p><p class="ql-block">趁队伍还没集结,和章姐一起又到周边小市场看看,早点铺子前馒头白白胖胖,各式面饼香气浓郁。兜了一圈,感叹满洲里街道如此宽阔,司机礼让行人素养不错,还发现满洲里路口的灯柱要繁复不少,是铸铁的3个裸身欧式男孩环绕中心灯箱的造型,章姐说欧洲小男孩鼻梁那么高,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绚丽的套娃画卷</u></p><p class="ql-block">上午9:30出发了,先到著名的套娃广场。晨光泼洒在各式鲜艳的套娃雕塑上,恍如跌进了巨人国的玩具箱!停车起步,我们一行人都拿起手机开始了扫街模式。游人越来越多,想和巨大无比的彩绘的沙俄公主拍个合照真挺考验人的。</p><p class="ql-block">在喷泉广场,一个奔跑的小女孩不小心摔倒,手中的珍珠糖果洒落一地,琚总眼疾手快,赶紧扶起大声哭泣的小女孩交给紧跟过来的小女孩的父母,并且俯身去捡拾散落的一小粒一小粒的珍珠糖果,琚姐也跟着哥哥一道,细心地把远处的果果捡起。</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陆续集中在这里,于是摆个pose,留下笑容。</p><p class="ql-block">进入套娃宾馆,犹如进入了一个嵌套式魔幻剧场。一推开宾馆描金大门,穹顶壁画倾泻而下,大堂中水晶吊灯缀满微型套娃,地面大理石拼出洋葱顶教堂纹样。一楼圆型的回廊处最多的是套娃商店和旅拍服务。</p><p class="ql-block">在外围走一圈,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由于白天购票进入核心景区,一定是含马戏表演的,而大家对此都不感兴趣,加上票价昂贵,时间紧张,于是我们赶赴昨天因下雨击进入的国门景区。</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严正的国门广场</u></p><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国门广场。阳光下43米高乳白色国门与208米“北疆明珠”塔对峙,宽轨铁路延伸至俄罗斯,界碑旁停靠1949年毛泽东访苏专列火车头。</p><p class="ql-block">国门景区对60岁以上和18岁以下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免费开放。余者需购门票145元。</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草垛子·喀秋莎</u></p><p class="ql-block">下午1:00左右,我们离开满洲里,去向黑山头。写到此处时,方才联想起《木兰诗》中“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当年的木兰辞别父母,征战北疆,需要多大的勇气、毅力与智慧啊!</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上介绍,黑山头地处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西南部,行政上为黑山头镇,东接拉布大林街道,西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邻,总面积约94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边境线一路前进,很长一段路途又是草原风光。大草原上草垛子越来越多,想起昨日早餐时大姐说打草工人4:00吃早餐,当时我不理解什么是“打草”,在一边的姑娘解释说就是收割草料,当然现在都是牧民雇人采用打草机、搂草机、捆草机干活。</p><p class="ql-block">盆盆今天和我邻座,和很多孩子一样,他对电子产品迷恋不已,不过他还是很有原则的,跟他协商好的要求基本都能做到,休息时他给我用俄语唱《喀秋莎》,唱他喜欢的rap,歌声中,草原流云,工人打草收割,一派迷人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边境线上的湿地公园</u></p><p class="ql-block">我们车子已错过中俄边境湿地公园,在我的坚持下又多行驶两三公里折返回来。现在旅游旺季已过,偌大的公园是我们专属。来到中俄边境线旁,大家手指铁网边境线外的辽阔土地说,以前那边也是我们的呀!</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日落山上看日落</u></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下午6:30到达黑山头镇落日山下,看到长长的马队向山上驶去,我们的心都要跳出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落山观日落被誉为“呼伦贝尔第一绝色”,怎能错过呢!</span>赶紧呐,可走路上山需半小时,俨然已来不及了;骑马上山,马匹要提前预约……忽然发现还有第三条途径,小小电动三轮车可以载客!肯求民宿老板帮忙联系,他不紧不慢地说,会有会有,催促几回,终于等回了一辆。小电车主人说只能上6人,邹总与盆盆不感兴趣,之前就说不去,赵总高风亮节,说自己腰椎经不起这种折腾,就不坐这车了,这样我们6人坐满小电车后呼哧呼哧上山了!</p><p class="ql-block">下车前车主执意要我们先交每人20元的费用,预交部分也不行,所以我们再三叮嘱车主等我们看完日落时千万要来接我们回到山下呀,车主说“放心放心”,并解释说昨天拉一个客人上山未收费,后来要接他下山时找不到人影啦。我们理解了他并感激他,还为他和琚总拍个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下车后,再向上爬行约50米登至山顶,此时山上和面向夕阳的山坡上人头密布。</p><p class="ql-block">夕阳已在天边尽头,云层张开岩浆般的裂隙,霞光泼向九曲河湾。河岸白桦林褪作墨色剪影,唯有树梢挂着未燃尽的橘火。山脚蒙古包亮起酥油灯,点点暖黄在紫霭中浮沉,如大地睁开了星眸。 最后一缕光没入地平线时,天幕骤现魔术——西边天际残存着烬余的玫瑰灰,而东边漫起了深邃的孔雀蓝。</p><p class="ql-block">下至停车处,车主果然如约而至,大家熟练地攀上小车,一路欢歌回到山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