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甘宁之南梁篇

贝博纳

<p class="ql-block">  已经是四月下旬了,固原的天气还是很冷。早晨的气温只有三四度,寒气逼人。固原号称是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看来是一点不假。</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吃过早餐,七点四十分我们离开固原市区,前往下一个参观点南梁。南梁属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一个镇,全程三百三十公里,一会儿走高速,一会儿走省道,一会儿又是县道,县道的路况不是太好,用时五个小时,于中午十二点半到达南梁。</p> <p class="ql-block">  研究陕甘边革命斗争史,南梁是绕不过的一个点。可是我两次去陕甘宁重走长征路、参观考察陕北、陕甘边根据地,都未能涉足南梁,不能不说是件憾事。</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央视黄金时间播放了一部反映西北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西北岁月》,剧中多次提到南梁,多次出现南梁荔园堡的镜头,让我对南梁充满了好奇。后来,我的一位临汾朋友,曾三次走完中央红军长征路的乔先生,也推荐我有机会一定要去南梁看一看。所以,在这一次走进陕甘宁的行程中,南梁是我心中的一个重点。</p> <p class="ql-block">⏸南梁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南梁,位于庆阳市东北部华池县的东端,东北与陕西的吴起县、志丹县接壤,处在陕甘交界的桥山山脉北段的子午岭,山大沟深,丛林茂密。南梁因位于山之南的大峁梁而得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此开展游击活动,并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是1934年11年至1935年4月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甘肃省委、省政府修建了南梁革命纪念馆,于1986年11月7日落成。后经四次维修扩建,目前已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整个景区环境优美,碧水青山,鸟语花香,形成一副赏心悦目的自然画卷,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荔园堡</p> <p class="ql-block">  南梁的红色资源丰富,境内有革命纪念场所十多处,革命遗址遗迹三十多处。我们重点参观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其中,南梁革命纪念馆的展陈面积达六千二百多平方米,展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文字、实物、雕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斗争史,以及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的个人专题展。</p><p class="ql-block">  走进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仔细浏览展板,让我有幸对艰苦卓绝的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西北红军的发展,包括红军长征尾声等一系列的历史脉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对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地位作用,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他在延安中央党校作报告时讲到: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失败后,谢子长、刘志丹等西北共产党人先后领导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旬邑起义等,尽管这些起义相继遭到失败,但它为后来在西北建立红军和根据地打下了基础。陕甘根据地的创建,则经历了极其艰难困苦和曲折复杂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寺村塬、照金、南梁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阶段——寺村塬阶段。寺村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境内。1932年3月22日,在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主持下,以寺村塬为中心,周边七十二个村镇的赤卫队、农会代表和游击队共一千余人,在寺村塬举行集会,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下设土地、肃反、财政、粮食四个委员会。陕甘边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区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8月,陕甘游击队遭国民党军“围剿”,寺村塬陷落。</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阶段——照金阶段。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今耀州区)西北。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1932年曾经在这里开展游击活动。1933年初,红二十六军开始创建照金根据地。3月8日,在照金成立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4月5日,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下设经济、粮食、文化教育、内务、土地和肃反委员会。区乡级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到4月底,以薛家寨为中心,横跨耀县、淳化、宜君、旬邑四县边界,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的照金革命根据地形成。</p><p class="ql-block">  6月,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执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强令红二团离开照金南下渭华地区,结果遭敌围攻失败。此时,中共陕西省委亦遭到严重破坏。面对革命低潮,8月14日,习仲勋等主持召开陈家坡党政军联席会议,决定建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领导根据地红军和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坚持了陕甘边区的革命斗争。10月,在敌人强攻下,薛家寨失守,照金根据地失陷。</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阶段——南梁阶段。面对极其残酷的斗争形势,1933年11月3日至5日,陕甘边特委、红军临时总挥部在甘肃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作出三项重要决策:恢复红二十六军,成立第四十二师;以南梁为中心,创建陕甘边中心革命根据地;建立陕北、陇东、关中三路游击区。包家寨会议堪称西北革命史上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从根本上挽救了陕甘边区党和红军,是陕甘边区革命斗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南梁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境内峁梁相连,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当时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此地远离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军事力量薄弱,是闹革命的好地方。红四十二师成立后,立即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新的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边区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据地以南梁为中心扩展到周边甘肃庆阳和陕西的十八个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南梁荔园堡举行。习仲勋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当选为军委主席,朱志清当选为赤卫军总指挥。政府下设土地、劳动、财政、粮食、文化、工农监察、肃反、妇女等委员会和政治保卫大队,并在陕甘边区十八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p> <p class="ql-block">⏸刘志丹雕像</p> <p class="ql-block">⏸谢子长雕像</p> <p class="ql-block">⏸习仲勋雕像</p> <p class="ql-block">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实施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使根据地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35年夏,陕甘边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连成一片,形成地域辽阔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此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发展成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政治指挥中心,在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关头发挥了特殊作用,做出了不朽贡献。</p> <p class="ql-block">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南梁的荔园堡古城内。荔园堡是北宋治平年间蔡挺知庆州时修建,城名由宋英宗钦赐,当时为北宋抵御西夏南侵的前沿边哨。城门为拱形建筑,上层建有双层歇山顶凉亭,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城门右侧是陈云题写的“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名。</p><p class="ql-block">  听介绍说,在华池一带,这样为御匪而筑的土堡子比较多。大多为明清和民国初期所建,一般修于山嘴末端或川道独立的土丘之上,四周切割成崖或夯成高墙,设梯而登或搭吊桥进入。规模依地形而定,大小不一。堡内有窑洞、水井,备有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设有滚木、雷石、长矛、大刀、土炮等防御武器。当年红军和游击队就利用这些堡子进行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走上堡门的斜坡,迎面是一座四柱联牌坊门。古堡内松柏苍翠,一片寂静。穿过牌坊,后面是巍峨耸立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胡耀邦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东西两壁及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等六百零八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的东侧是显示陕甘边军民英雄气概的白色群雕,西侧是清音楼,原是荔园堡内的戏台,当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就在这里召开的。最后面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p><p class="ql-block">  重建后的革命旧址展现了古朴风貌,生机盎然。置身其中,这些播撒星星之火,最后燃成燎原之势的历史见证,再一次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南梁,西北高原的一块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一座历史重镇。这里曾为共产党人储存的星星之火,把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照亮。硝烟已去,尘埃落定,留给这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p> <p class="ql-block">⏸南梁红色景区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