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隆安寺位于东城区白桥大街南里1号,是北京外城著名的汉传佛教寺院 。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次重修,现存形制为此次重修所留 。清道光、咸丰年间,香火中断,庙宇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存放灵柩之地。1952年,辟为崇文区隆安寺小学,后又易名白桥南里小学和东花市少年之家 。1983年政府对隆安寺进行修缮,1984年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同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1万平方米,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60余米,整体建筑布局保存基本完好,中轴对称。山门为歇山顶砖石仿木结构,单拱券洞门上石额书“敕建隆安寺”。第一进院中的天王殿,其东西两侧钟楼、鼓楼已毁。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位于第二进院内,殿宇两侧设有耳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绿琉璃瓦顶。最后一进院落主建筑为净土社,面阔五间。此外,前殿后还建有北向戏台,高3.8米,宽6.1米,进深6.4米。寺内保存着明清碑刻数座,其中明景泰五年碑记述了创建隆安寺的经过。天王殿后院有两棵500余年的古柏和两株北京罕见的楸树,见证着古寺的兴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隆安寺历史故事): </p><p class="ql-block">1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四川高僧翠林和尚见寺庙破旧,意欲重修。传说他为筹款,用铁链将自己与韦驮神像锁在一起,在烈日下曝晒,韦陀神像竟面部出汗,汗水滴落在地面化为金钱,于是殿佛得以更新。不过也有说法称翠林和尚只是增建了佛殿后堂三楹。</p><p class="ql-block">2千盘会与戏台,隆安寺前殿后建有一座北向戏台,是为“千盘会”而设。“千盘会”是隆安寺旧历元旦时举行的法会,因香客极多、香火极盛,寺内供佛果品可达千盘之多,故而得名,戏台就是唱戏敬佛用的。</p><p class="ql-block">3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关联。曹雪芹从江南回京后的第一个住宅蒜市口十七间半房,大致在广渠门附近,《红楼梦》中“铁槛寺停灵”故事里的铁槛寺,据考证就是白桥南里的隆安寺,隆安寺在明朝时就是官宦人家停灵之地。</p><p class="ql-block">4袁崇焕与隆安寺。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被冤杀后,其尸骨被埋在了隆安寺的西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