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疤和尚

川子

<p class="ql-block">题记:少林寺大和尚出事以后,忽然想起了家乡的赖疤和尚,他用一生的精力,追求着普度众生的愿望,用行动彰显着佛法无边的道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次回故乡的小山村,路过村口矗立着一座小塔,都要忍不住多看几眼,虽说经过岁月的打磨,小塔已经破烂不堪,碑文也模糊不清,可小塔下面的主人赖疤和尚,却成了小山村一代人的回忆。他那慈眉善目音容笑貌,他那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担当,他那大肚能容天下之事,让小山村的村民,领悟了佛法无边,慈悲为怀真谛: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心静如水,波澜不惊,修正自己那颗烦躁不安的心。</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赖疤和尚的法名,只是他头上有几块赖疤,不知道是受戒时没有长好,还是头上伤口留下的赖疤,十分明显,人们自然而然的叫他赖疤和尚。别人叫他赖疤和尚,他也不生气,自然的答应着。慢慢的全村大人小孩都叫他赖疤和尚,师傅的真正法名都被人遗忘了。赖疤和尚原本是游行僧人,路过家乡的小山村时,突发疾病,倒在破庙里奄奄一息,是去地干活的村民,进庙躲雨时,发现了生命垂危的赖疤和尚。善良的村民,请来郎中,又是给他看病,又是给他吃药,好在赖疤和尚只是偶遇风寒,加上饥饿,经过几天的桨养,慢慢恢复了元气。病好后的赖疤和尚,对村民千恩万谢后,决定不在云游四海了,就在破庙里扎根了。破庙原本香火旺盛,僧人成群,可惜历经几次战乱,豫西刀客的洗劫。僧人也跑了,香火也断了,庙宇大部分也坍塌了。只有一间小房子龇牙咧嘴摇摇欲坠。</p> <p class="ql-block">  定居下来的赖疤和尚,在村里的善男善女的帮助下,把危房修缮一新,又请来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重塑金身。每天赖疤和尚都都要念经打坐修行。村民谁家有大事,赖疤和尚都是有请必到,给逝者念经超度,给村民除鬼降魔。赖疤和尚给村民做法事从不谈钱和物,给多少给什么,全凭主家的意思。有的殷实人家给的钱物多,有的贫苦人家的给的少,甚至一分不给。赖疤和尚从不计较得失,一如既往的的把法事程序完成,慈眉善目一直挂在脸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p><p class="ql-block"> 为了生存,赖疤和尚开始种地。小山村三面环水,河滩夏季经常发大水,其他三季小河蜿蜒流淌。所以河滩里面有些淤泥,可以种地。村民们担心发水,基本没有人种。赖疤和尚打坐念经后,就是河滩石头缝里,种下一粒粒种子,等待收获。由于害怕夏季洪水,一般都是种一些麦子、油菜等过冬的植物,正好赶在雨季前收获。不过好运不是经常陪伴。一年雨季提前,赖疤和尚种的麦子、油菜还没有成熟,就被洪水冲的七零八碎,半年多的辛勤劳动付出付之东流。赖疤和尚并没有生气,只是平和的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苦难也是因果之一。可能是赖疤和尚无欲则刚,修行感天动地,还是冥冥之中的佛法无边,有时夏季小河发大水,洪水经常绕过赖疤和尚的地块,让人迷惑不解。</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波涛汹涌冲向小山村,眼看着洪水要淹没寨墙,小山村面临着灭顶之灾。人们争先恐后的逃离家园,跑到高处避难。只有赖疤和尚一人,打坐在寨墙上,面对着不断上涨的洪水,不停的念经去灾,为小山村祈祷,众生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幸福健康。不知道是赖疤和尚的执着感动了大慈大悲了菩萨,还是洪水急流勇退,最后小山村躲过一劫。还有一次,一村民被刀客绑架,家里人哭天抹泪,没有的注意,赖疤和尚听说后,主动去和刀客交涉,虽然最后破了钱财,可村民的性命保住了。每到冬春交替时节,各种流感肆掠,村民们深受其害。这时赖疤和尚就在庙门口支起大锅,用自己采的药材熬成抗流感汤,免费给过路的村民喝。几场事下来,赖疤和尚的威信也在小山村与日俱增。</p><p class="ql-block">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清晨,几声小孩子的哭声,惊醒了赖疤和尚。赖疤和尚急忙打开庙门,看见一个小包袱,裹着一个婴儿在啼哭。慈悲为怀的赖疤和尚连忙把婴儿抱到庙里,打开包袱看见婴儿的两条腿不一样长。赖疤和尚明白了,一定是婴儿的父母,嫌弃先天残疾的孩子,扔到庙门口,给孩子一条生路。一个和尚面对着嗷嗷待哺婴儿,可以说束手无策。在最初的几个月,村里面都见到赖疤和尚,抱着残疾婴儿,去哺乳期的村民家里,为孩子化缘奶吃。善良的村民理解赖疤和尚的大爱无疆,也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赖疤和尚抚养残疾婴儿。有几个好心的妇女,主动上门喂养孩子,感动的赖疤和尚,不停念叨阿弥陀佛。当孩子大了一些时,赖疤和尚就摘些柿子,搅成糊给孩子吃。为此赖疤和尚常常跑到山里爬上树,摘村民们够不着,剩下的柿子。一次看见赖疤和尚,一瘸一拐的从山里回来,原来摘柿子,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在赖疤和尚的爱心滋润下,残疾孩子慢慢长大了,只是两个人走起路来非常相像,都是一瘸一拐。</p> <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上学的原因,离开了小山村,再也没有见到赖疤和尚,只是听说赖疤和尚圆寂的那一天,小山村的村民们都为他送行,共同出资给赖疤和尚立塔。那时赖疤和尚收养残疾婴儿已成年,从小不会叫父母,只会叫师傅。在师傅圆寂后,小师傅也追随着赖疤和尚的年轻的梦想,开始了云游四海,虽然走路一瘸一拐,可是心中有佛,又何惧道路艰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