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的梭布垭石林,以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为世人称道,但若拨开堙没的历史,曾经雄踞石峰林海的三座庙宇,为我们展示的是幻化莫测的人文景观。<br><br> 梭布垭石林景观 <div> 梭布垭第一庙当数云台观。云台观为道教庙宇,得名于华山云台峰,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时,道士焦道广居云台峰,传其避粒餐霞,有三青鸟常报未然之事,武帝宇文邕亲谒山庭,临轩问道,在该处修云台宫。以后全国道观多以云台命名,最著名的有四川阆中云台观,为道教24治之第17治,张道陵在此传道炼丹,传说在这里飞天成仙。梭布石林云台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建成,为清代四合天井式建筑,供有木雕道教人物造像数十尊,香火旺盛,常住一道人主持法事。解放后,最后一届主持冉起文还俗,云台观也因社会变迁而荒废。<br><br></div> 梭布垭石林景观 <div> 梭布垭第二庙为杨泗庙,为民间祭祀水神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有祭祀岳三神、四渎水神的民俗传说,祭祀的四渎水神为“江淮河济”。因此建在江边的杨泗庙又称江渎庙。杨泗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中上游及江西地区,现存最著名的杨泗庙即宜昌三峡中的江渎庙。恩施市境内只发现梭布石林一处,其它则在桥上供杨泗神像,如芭蕉乡九道水侗族风雨桥即是。梭布石林建杨泗庙,与太阳河水及石林腹部丰富的阴河暗流有关。<br><br></div> 梭布垭石林景观 <div> 梭布垭第三庙为青龙寺。中国最著名的青龙寺为长安青龙寺,其前身为隋灵感寺,是佛教密宗教派的根本道场,日本等国僧人来中国学习密教,主要到青龙寺求法,因此全国以青龙命名的寺院多与密宗教派有关。密宗教与佛教其它教派的根本区别在于可以娶妻生子,因此更为少数民族地区接受,旧时我国的密宗教多分布在西藏、四川等地。过去认为恩施土家族地区不存在密宗教,现在从建有梭布青龙寺,以及在市文物管理所发现密宗大日如来佛像来考证,恩施过去存在佛教密宗派活动是可以肯定的。<br><br></div> 梭布垭石林景观 <div> 遣憾的是,上述三座庙宇除残留部分基脚墙垣,主要建筑已不复存在。前不久,我与蔡元亨、张汉卿、吕金华受梭布垭石林旅游公司邀请,到石林游览并审议景点名称,亦就恢复三庙建筑,增加石林人文景观进行了探讨。(原载2004年10月12日《恩施晚报》)<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