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里的家风家训(三)

曾众

<p class="ql-block">作者:曾 众</p><p class="ql-block">美号:285951748</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对联,俗称“对对子”。以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承上启下,张显文学功底,展示志趣立场,具有独特的魅力,是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不可替代的。对联可分为春联、风景名胜联、书斋联、门联、堂联、灯联、格言联、谐趣联、寿联、婚联、行业联、应制联、集联、课联和文艺作品联等。对联虽然字数较少,但方寸之间,浓缩古今历史、百年人生。可寓教于联,能以联服人。对联还具有强大的战斗性、鼓舞性、社交性、慰藉性、启示性,亟待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一、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p><p class="ql-block">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1842年,清政府迫于英国政府的压力,将林则徐贬谪新疆伊犁。在被贬途中,林则徐专门作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告慰家人。被贬期间,林则徐并未消沉,而是勘察地形、兴修水利,并预言沙俄威胁,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林则徐名知销毁英国商人的鸦片会得罪英国政府,但为了民众的健康,国家的经济不受损害,毅然将缴获的所有鸦片公开销毁。林则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左传》中“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只要我们的言行对国家是有利的,那么就应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难道能够象汉朝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所说的“趋利避害,畏死乐生”那样吗?不能因为有祸则躲避、有利就争夺。为了民族复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好“留取丹心照汗青”、“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以我血荐轩辕”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二、诗堪入画方为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清·戴远山)</p><p class="ql-block"> 评价诗歌的好坏,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就是能够呈现出画面一样的意境,才算精妙之作。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诸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惠崇春江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类诗歌,不仅脍炙人口,而且生动形象,可谓诗是一幅画,画是一首诗,二者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是否清正廉洁,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他做官之后,能否保持清贫的状态。因为一旦手中有权力之后,便可以调配经济、人事、司法等各种资源。这样的权力,既可以用在造福一方的发展,也可以巧立名目、假公济私,更能够明目张胆地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官员面临的名利的诱惑,多种多样,形形色色。有的看到老板们挥金如土,心理失衡,受贿索贿;有的认为提拔无望,想方设法,捞取一把;有的在吃喝玩乐中,习以为常,为满足私欲,贪腐堕落。挡得住诱惑的人,才是顶天立地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三、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间哪有空闲光阴 (清·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普天之下,没有一个地方是不用辛勤劳动就可以轻轻松松躺平的。没有春天的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收获。没有青春的努力,就不会有老年的安稳。即便是家有一座金山,如果不学无术,沉湎于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也会坐吃山空,落得一个晚年凄惨的下场。这句上联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艰辛曲折,不仅在困难面前,要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在顺境之中,更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寿六十,中寿八十,长寿一百。何况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灾难祸患。除去吃饭、睡觉、病痛等,真正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仅占人生的五分之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点点滴滴的时间,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生活更精彩,让生命更灿烂。</p> <p class="ql-block">  四、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清·彭元瑞)</p><p class="ql-block"> 彭元瑞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并在乾隆年间历任礼、吏、兵、工、户五部尚书,所作的楹联直接化用自宋代邵雍诗句"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世界上什么事物最能让人心动、感动、快乐、高兴?只有早春二月的杏花和深秋八月的桂花。前者在大地刚刚醒来的初春里更加鲜艳夺目,后者在春夏秋的沉淀中暴发,用浓郁香味迎接冬季的到来。古人为什么赞美杏花和桂花?因二月杏花盛开之时,恰逢礼部会试(春闱)举行之时;八月桂花飘香之际,正置各省乡试(秋闱)发榜之时。这两个月才是求取功名利禄的佳期,这两种花遂成为渴望成功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古人将夜晚的时间分成五更:一更戌时(19:00—21:00),二更亥时(21:00—23:00),三更子时(23:00—次日1:00),四更丑时(1:00—3:00),五更寅时(3:00—5:00)。 三更半夜的时候,夜深人静,烛光摇曳,书生仍在灯下苦读。五更拂晓,鸡鸣四起,说明读书通宵达旦。东晋将领祖逖与刘琨听到鸡鸣,即起床练剑。其寓意不仅激励学子寒窗苦读,更重要的是能持之以恒,而不是一曝十寒,临时抱佛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