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u> 立秋清晨,凉意悄然漫上脚尖,我漫步在国门湾公园的林荫道上,耳畔是微风拂过树叶的低语。忽然,一抹小巧灵动的身影在苍翠的树丛中跃动,像是秋天寄来的一封轻盈信笺,唤我驻足凝望。我举起相机,透过取景器,那身影渐渐清晰——竟是期盼已久的白眉姬鶲。它安静地栖在枝头,仿佛也在与我对视,那一刻,欣喜如涟漪般荡开,我忍不住按下快门,将这初秋的邂逅定格成永恒。</u></i></p> <p class="ql-block"><i><u> 白眉姬鹟体型娇小,体长11~14厘米,与柳莺大小相近,整体羽毛搭配鲜明。它的头部呈棕色,腹部为浅黄色,翅膀则是黑黄相间的配色,这些色彩让它在林间显得格外醒目。大大的眼睛是其显著特征之一,眼神机警,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u></i></p> <p class="ql-block"><i><u> 这种小鸟活泼好动,几乎不会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它们常在树枝间跳跃、穿梭,行动十分敏捷。由于机警过人,一旦感觉到周围有任何不安因素,便会立即飞走,很难让人有近距离观察的机会。 </u></i></p> <p class="ql-block"><i><u> 在一次林间观察中,尽管仔细搜寻了整个区域,却始终没有发现雄性白眉姬鹟的踪影。这或许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或雌雄活动区域差异有关,但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对于自然爱好者来说,观察白眉姬鹟需要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它们在林间活动的身影。</u></i></p> <p class="ql-block"><i><u> 白眉姬鶲雄鸟的体羽以黑、黄、白三色为主,黄色的羽毛分布在背部、腰部和整个下体。从正面看,白眉姬鶲仿佛穿着一条“蛋黄”色的蓬松短裙,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立秋之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拍到,仅有日前在锦江公园手机拍下的珍贵影像。</u></i></p> <p class="ql-block"><i><u>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鸟自我保护意识极强,活动仅限于树的下层树叶间跳跃,很少跃上枝头,而且是自己确定安全了,才会鸣叫,鸣声清脆、婉转悠扬。</u></i></p> <p class="ql-block"><i><u> 白眉姬(jī)鹟(wēng) (英文名:Yellow-rumped Flycatcher,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是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别名: 花头黄、黄鹟、三色鹟、鸭蛋黄,直译: 黄腰姬鹟。雄鸟羽色艳丽,上体黑色,下体黄色,具白色眉纹和翼斑,与黄眉姬鹟的区别在于其白色眉纹。雌鸟上体橄榄绿色,腹部灰白至米黄色,胸部具隐约鳞状斑纹。在中国夏季常见,是重要的森林益鸟。</u></i></p> <p class="ql-block"><i><u> 观鸟一年来,每一次与鸟类的相遇都成为难忘的记忆。最近捕捉到的第五种鶲科鸟类,再次让我为这类小鸟的可爱所打动。它们特有的大眼睛总是显得格外灵动,体型娇小可爱,每次遇见都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观鸟的乐趣,就藏在这些与自然精灵不期而遇的时刻里。</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