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5日,沂蒙革命纪念馆发布《关于征集沂蒙南下干部文物资料的公告》:</p><p class="ql-block"> “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是北上、南下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后期,沂蒙近万名地方干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跟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江南地区,参与接管中原(河南、湖北、陕南)、浙江和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区,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南方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挖掘沂蒙南下干部的光辉历史,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临沂市档案馆计划在沂蒙革命纪念馆联合举办《沂蒙南下干部展》。为丰富展览内容,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与沂蒙南下干部相关的文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本次征集的文物资料聚焦于沂蒙南下干部群体,主要为1948年、1949年三批成建制抽调的沂蒙南下干部……”</p><p class="ql-block"> 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是1948年2月随第二批(共八批)沂蒙南下干部编入华东野战军建设大学后即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南下中原,从山东利津渡过黄河先于山东恵民集训,后父亲继续至河南濮阳,于6月编入中原支队南下中原(因部分女同志暂不南下母亲暂折返);而根据征集公告所示,<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次征集的文物资料聚焦于沂蒙南下干部群体,主要为1948年、1949年三批成建制抽调的沂蒙南下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8月12日,由上海专程来到临沂,</span>向沂蒙革命纪念馆捐赠父亲革命文物。</p><p class="ql-block"> 2025年,沂蒙革命纪念馆完成全新陈列布展,特别增加了“干部南下”板块,故先已向沂蒙革命纪念馆提供的几幅照片已在干部南下展板中采用了三幅父亲当年照片。</p><p class="ql-block"> 此次专程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沂蒙南下干部展》(基本陈列、永久性)捐赠革命文物:父亲手稿《滨海农村报印刷厂的战斗历程》,1947年父亲亲笔填写的《干部鉴定表》原件,</span>2007年印制的父亲《我从泰山来——参加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父母口述历史视频片音像资料,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8年印制的《徂徕山红旗飘—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八十周年纪念册》(己为副主编)</span>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此,沂蒙革命纪念馆发表了相关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 沂蒙革命纪念馆雄姿</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晨于纪念馆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休息室向段洪馆长介绍此次捐赠革命文物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中共华东中央局滨海地委组织部印制的《干部鉴定表》</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47年8月18日亲笔填写于日照县山北头村</p> <p class="ql-block"> 父亲手稿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报印刷厂的战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印制的《我从泰山来——参加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印制的《徂徕山红旗飘——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八十周年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颁发《捐赠证书》,与段洪馆长于大厅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与纪念馆王琳副馆长(左)、文物科王婀娜科长(右)于大厅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与纪念馆王琳副馆长(左)、文物科王婀娜科长(右)于二楼展厅干部南下陈展父亲照片、《南下干部证明书》展柜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二楼展厅干部南下展柜</p> <p class="ql-block"> 干部南下展柜中陈展的父亲(后右三)1947年与中共滨海区党委宣传科、机关报《滨海农村》战友们合影原照。</p> <p class="ql-block"> 干部南下展柜中陈展的1948年6月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政治部颁发给父亲邢西彬的《南下干部证明书》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 1948年6月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政治部颁发给父亲邢西彬的《南下干部证明书》原件翻拍件。</p> <p class="ql-block"> 己于干部南下展柜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己于干部南下展柜父亲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新闻出版”板块展板</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新闻出版”板块展板</p> <p class="ql-block"> “新闻出版”板块展板左下侧照片为父亲1946年与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印刷厂战友留影,自左至右:邢西彬、庞伯华、庄恵英、倪康华。</p> <p class="ql-block"> 于“新闻出版”板块展板父亲1946年与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印刷厂战友留影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沂蒙革命纪念馆发布《关于征集沂蒙南下干部文物资料的公告》</p> <p class="ql-block"> 《沂蒙南下干部邢西彬同志珍贵史料入藏我馆》沂蒙革命纪念馆2025年8月17日。</p><p class="ql-block"> “8月12日,沂蒙革命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礼物”——南下干部邢西彬同志珍藏多年的革命史料由邢西彬之子无偿捐赠给我馆。这批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史料,生动再现了老区干部南征北战的革命历程,为研究沂蒙精神传承提供了一手素材。</p><p class="ql-block"> 一纸千钧:穿越78年的党性见证在捐赠物品中,1947年8月18日的《干部鉴定表》尤为珍贵。这份泛黄的档案详细记录了时任滨海区干部的邢西彬同志“立场坚定”“工作负责”等考评内容。这类解放战争初期的干部考核原件,是研究我党干部管理制度的珍贵史料。</p><p class="ql-block"> 字里行间:铅字背后的烽火记忆1989年邢西彬手写的《<滨海农村>报印刷厂战斗历程》,用朴实的语言还原了“一手拿枪、一手办报”的峥嵘岁月。文中提到“印刷厂随时有被敌人袭击的危险”,“报纸的题头、插图、大标题字都是手工木刻的”等细节,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图文并茂:八十载革命足迹两本纪念册《我从泰山来——参加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和《徂徕山起义80周年纪念册》,收录了从1938年武装起义到2018年的珍贵影像。邢光先生动情地说:“父亲临终前叮嘱,这些资料要回到它们精神的故乡。” </p><p class="ql-block"> 邢西彬个人简介邢西彬,原名邢锡彬(1925.3.23-2022.12.23),山东泰安北集坡邢家寨人,1938年1月1日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通信员,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二团三营通信员;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印刷厂排字股长(创刊时 65位老战士之一);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报报社出版科副科长兼印刷厂厂长;华东野战军南下中原支队新闻大队三中队副政治指导员;新华书店中原总店驻洛阳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印刷厂副厂长;华中(中南)新华印刷厂厂长;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印刷管理科科长;汉口新华印刷总厂(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副厂长;武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湖北省文化局电影处处长;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文化教育局副局长,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第一届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主席。1990年5月离休。2011年6月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p><p class="ql-block"> 撰稿:文物资料科 朱孔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