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夜景

康乐谷

编者按:<br>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长李文刚,酷爱游历四方,足迹已遍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年近76岁时还能日行20公里,至今仍保持着定期登山的习惯。这是他撰写的游记,请您欣赏。 9月28号晚,从家步行到央视塔。“欢度国庆”的红色字幕打上塔柱。<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塔柱景物、文字投影器</b></h5> 19点左右乘坐直升电梯,快速升高至338米观景平台。 这是第3次登上观景平台。<br>  第1次是1996年1月2号,陪同台湾籍朋友吴福财先生上去的。1995年9月我和海剑去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他接待并全程陪同。这次是他回访,晚上8点我们一起登上央视塔,盘桓将近一个小时。<br>  第2次是2006年,我可以享受门票“半价”优惠了,全价50元,半价30元(售票员算术好像没学好)。<br>之后十几年没有再上塔。因为前两次上去,都赶上空气污染严重,观景效果不佳,遂无兴趣。<br>  前不久买了2023年的“京津冀”旅游年卡,99元两张。因为一些收费景区,老年卡也要半价,其中就有央视塔。全价90元,半价45元(这次算术及格)。年卡可以提前使用,但是只允许上塔1次,只须事先预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京津冀旅游年卡</b></h5> 塔内并排3部电梯,2部游客用,中间的那部是工作用,电梯门明显窄许多。<br>  电梯在325米平台停一次,可以参观电视文化大厅。也可以走下一层到旋转餐厅。如果有需要就餐者,餐厅所在的321米也可以停一次。 再上升13米到达观景平台338米。<br>  观景平台是一个环形通道。钢筋围栏从齐胸高起到布满房顶,脚下的平台延伸到围栏之外,游客就像站在地面上似的,感觉很安全,不会有恐高感。<br>  平台上有一个大喇叭,取名“吼得住”。用于测试喊叫的声音强度。游客可以在受话器拼命喊几秒钟,声音强度显示在背后屏幕上。 透过围栏,居高临下看四周夜景,第一个感觉就是“转向”,以高空平台圆环为参照物,与地面上判断东南西北方向大不一样。每条道路都被灯光点亮,只能凭道路走向及不同道路之间的平行、相交关系判断是哪条路。 环形通道上有多个固定的望远镜,免费使用。通过望远镜看北京夜景效果非常好。慢慢转动、俯仰,搜寻某方向熟悉的目标,通过轮廓灯光很容易找到,甚至能看清楚目标上的广告文字。望远镜聚焦、放大倍数非常高。 最近的景点当属玉渊潭公园。湖面一片黑,公园路灯星星点点,湖中间的五孔石桥上灯光明亮,与水中倒影清晰可见。 西三环和阜成路是最容易判断出来的,可以看到沿路的一盏盏路灯连成线。 长安街稍远点,上空是一条光带,明显强过其他任何道路上的亮度。长安街一线的主要建筑物一一可辨,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军博、彩电中心、北京西站、全国总工会职工之家、城乡贸易中心……。 几十年来在阜石路上往返,总以为是一条东西方向几乎笔直的道路。今天从央视塔上看去,该路并非一条直线,通过路面灯光看出,在玉泉路西拐了个大弯,因为有一座田村山挡道不得不绕行。 第3次登上央视塔,赶上一个好天气,看到北京城美丽夜景。既是好运气,也是我们国家坚持治理环境成就初显! 今天是国庆节,谨以此文祝福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完稿于2022年10月1日 7点30分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来源 自 拍</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乐推荐 杜香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文编辑 孟庆泉</b></di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