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侄女侄女婿带着他们的一儿、一女,从美国回来探亲。除了疫情期间不能回国探亲,其它时间,年年回国一月之久。每次回国,他们一家也够折腾的。回国后,先到江苏婆家转一圈。再去上海我大女儿哪里,和她表姐见一面,吃顿饭。回太原看自己的父母(我弟和弟媳)。然后来北京和我们两个姑姑见一面,吃顿饭。时间流逝的真快,转眼侄女也进入不惑之年了。看到侄女侄女婿在美国如此优秀,一家人衣食无忧,真让人欣慰。</p> <p class="ql-block">那个张牙舞爪,多动症的侄女,一路努力学习,一路向前。当时我弟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工作,就弟媳陪伴着侄女一起成长。侄女无论到哪个姑姑家都和土匪似的,把好吃的东西一扫而光,把饮料都据为己有。完全没有淑女样,和我的两个女儿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侄女和我的双胞胎女儿相差两岁,在一起玩的好,也时常打架。那个我最疼爱的侄女,小时候会对着亲戚说:“我长得像姑姑(指我)。”其实她长得一点也不像我。我母亲就会说:“侄女像家姑”。侄女天真地笑着,那孩子般的笑脸仿佛就在我眼前。</p> <p class="ql-block">那年侄女刚刚拿到清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紧接着就收到,美国弗洛里达大学全额奖学金研究生录取通知。权衡利弊,还是选择了出国留学。在美国侄女一直读到博士后。毕业后,先在美国波斯顿从事医药研究工作。近两年转到金泽西从事医药研究工作。高学历、在总监的岗位上做了好多年。侄女婿也是研究生博士后毕业,也是药物研究总监。两个出生在美国的外孙女、外孙,和侄女小时候一样废,走到哪里都是又吼又叫的,我感觉他们缺少家教,侄女说:“美国的孩子就这样,放养,没有太多拘束。不过美国的孩子学习和中国的一样卷,只有普通人家的孩子才放任自流。”看来教育在哪里都不轻松。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在学习上杀出一条血路来。要想阶级跃层,就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看着侄女的孩子那种无拘无束的样子,我都怀疑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带的四个外孙,既有规矩,又有礼貌,吃东西有样,不会乱翻东西,乱开别人家抽屉。我不发话,他们绝不敢伸手拿别人给的东西吃。女孩不会和别人吵架,男孩不会先动手打人。如果他们不拼学习,可能就是个受气包。想到外孙女每次出去游学,一桌菜上来,除了她不抢,别人都是一抢而空,外孙女就是那个总吃不上菜的人。这淑女形象需要吗?外孙女越来越沉稳,这种性格的形成,有我们自身的影子,也有我过于严谨的教育。我不知道这是教育好一个孩子,还是毁掉了一个孩子。现在外孙女的性格已经形成,要让她改已经很难了。</p> <p class="ql-block">看着侄女的两个孩子和最近来家里做客女婿弟弟的两个孩子。都是那种无拘无束,不分场合的又吼又叫。我带着两外孙女、两外孙,要他们懂礼貌,要他们有规矩,告他们公共场合不能又吼又叫,把音量控制在40—50分贝,吃饭碗里不能留食,粒粒皆辛苦。现在还有人给孩子们这些条条框框吗?我是否束缚了孩子们的天性。这样循规蹈矩的孩子,将来是否很难有发展的空间。</p><p class="ql-block">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法则,不知道会不会对循规蹈矩者受限。教育可能从来就没有模式,顺其自然才对。刚刚看到这段话,“一个很玄学的现象:永远不要太操心你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世因果,所有的操心基本上都是徒劳,适当的放手才是高级的慈悲”。</p> 谢谢您的阅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