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再聚雄关下

秋风如海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群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军校毕业生,怀揣着赤诚之心与远大理想,奔赴祖国大西北的戈壁深处——嘉峪关,走进84729部队,肩负起戍边卫国的神圣使命。那时的他们,意气风发,热血如火,在雄关漫卷的黄沙中书写青春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1985年,随着百万大裁军的号角吹响,昔日同窗纷纷奔赴前线,投身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在战火中淬炼意志,在硝烟中铸就忠诚,用鲜血与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与边疆的安宁,成为那段峥嵘岁月中最闪亮的星辰。</p>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后,昔日的同窗战友,如今已年逾花甲,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嘉峪关,重聚在雄关之下。故地重游,心潮澎湃,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守望,四十年期盼,昔日的战友再次相聚,雄关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城市早已焕然一新,高楼林立,绿意盎然。然而,那份深埋心底的战友情、军旅情,却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当他们踏进曾亲手参与建设的军营,礼堂、营房、餐厅依旧如初,岁月仿佛在此停驻。熟悉的场景唤起无数回忆,仿佛每一砖一瓦都在低声诉说着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酒嘉地区参战部队服役的老兵们,得知昔日的老领导、老首长重返嘉峪关,纷纷赶来探望、设宴款待,欢声笑语中,是岁月的沉淀,更是战友情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聚会期间,同学们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极目远眺,思绪万千。四十年前初游此地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昨日重现,而今再登雄关,心中满是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祖国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雄踞于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山谷之中,城关两侧城墙穿越茫茫戈壁,北接黑山悬壁长城,南连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亦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素有“连陲锁钥”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悬臂长城,位于嘉峪关北八公里处,依山而建,形似倒挂于空中,故得此名。它如一条巨龙盘踞在黑山之巅,与嘉峪关城遥相呼应,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悬臂长城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以砾石、黄土夯筑而成,现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后,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首尾各增建一座墩台,共三座墩台,是万里长城在嘉峪关的终点,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坐落于嘉峪关市南市区,始建于2002年9月,总面积达165万平方米,集生态保护、运动赛事、休闲观光于一体,是嘉峪关绿色发展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三座人工湖为核心,水域面积达56万平方米,环湖铺设红色塑胶跑道五公里,并设有铁人三项赛纪念雕塑等设施。2006年,这里被确立为国家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基地,成为嘉峪关体育与生态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通过引祁连山雪水形成贯通水系,辅以海豚造型的气象塔,东湖成为展示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成果的示范工程。登上气象塔,极目远眺,嘉峪关全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这片戈壁之上仅有四条主街的嘉峪关城,如今已扩展数十倍,绿树成荫,湖泊星罗棋布。昔日的荒凉早已被繁华取代,令人感慨万千。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山河巨变,国运昌盛,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