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1日,当我第二次走近广东省开平市的赤坎古镇时,发现和脑海记忆中的印象完全不一样了!河道好像变宽了,水也清了,原来有些黑黢黢的骑楼变得容光焕发,清爽靓丽。还没走进镇子,就看到一处处极美的画面,忍不住一次次停车下去拍照。下面这些图片就是进入收费景区前拍的。</p> <p class="ql-block"> 有些地方用围栏挡着,看来还在修复中。</p> <p class="ql-block"> 尚未修复的碉楼虽然看上去有点灰头土脸,但建筑的架构还是别具风彩。</p> <p class="ql-block"> 和一般江南小镇不同的是,赤坎是侨乡。因而这里的建筑带着华侨各旅居国不同的风格,诸如融合了古希腊柱廊、哥特式穹顶、罗马拱券等等西方的建筑元素,使很多碉楼平填了一些异域风彩。</p> <p class="ql-block"> 这些景物离我很远,是站在桥上拉近拍的,白色建筑很像是马降龙雕楼群。</p> <p class="ql-block"> 赤坎古镇距开平市区12公里,开埠于清代顺治年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潭江穿古镇而过,还有几条支流环绕古镇周边。早在宋元时期,关氏、司徒氏两族先后迁居到此。借水运之便,两家在江边开设集市,古镇逐渐繁华成镇。</p><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爆发后,镇里不少人奔赴海外讨生活。靠聪明勤奋积攒一定财力后,回乡盖骑楼、建码头、改造商铺、修筑长堤,使得古镇得以进一步发展。华侨带回来的不止是设计图纸, 还有旅居国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就这样逐渐建成了潭江边连绵3公里的680多座不同风格的骑楼,堪称“岭南万国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叫作“司徒素庵居盧”,是司徒氏在赤坎镇的祖祠。2025年7月,中太平洋上的小国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一行到此举行祭祀仪式。这位总统的外曾祖父司徒暖报早年就生活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第一次到这里时古镇还不是专门的景区,也不要门票。不过那时就很热闹,因为有不少影视剧在这里拍摄。现在把古镇的一部分围建成“赤坎华侨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增加了一些街景和舞台,每天有多场演出,门票150元。景区内有酒店,如果住宿可免门票。</p> <p class="ql-block"> 下面6张照片是2014年第一次来赤坎时拍的,那次走的地方和这次有所不同,正好作个补充。</p> <p class="ql-block"> 潭江边绵延3公里的风格各异的骑楼建筑群是赤坎古镇最独特的景观,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在潭江对岸拍的“宝恒楼”</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居民在江边晾着咸鱼,有的还把垃圾直接扫入江中。</p> <p class="ql-block"> 赤坎的司徒氏和关氏各有一座图书馆,两座图书馆都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两大家族的文化符号。它们象征着在古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两大家族竞争、共存的历史事实,也是人们了解华侨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关族图书馆 1929年动工,1931年建成。楼高3层,融合葡式建筑主体与中式元素,采用七彩玻璃窗和磨砖地面工艺,楼顶安装德国进口大钟。馆内除了图书还有本族名人事迹和一些珍贵藏品。图书馆也是同族聚会交流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宝恒楼”也是赤坎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宝恒按押铺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建筑的前面是骑楼式押铺,后面是碉楼式仓库。碉楼高5层,采用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宝恒楼作为赤坎古镇早期押铺的代表性建筑,见证了侨乡商业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好,现在回到2025年的游程。这次在进入收费景区前,先开车在周边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 这是赤坎的“欧洲小镇”建筑群的一角。以欧洲风格为主,融合了城堡、教堂等多种因素。这座建筑有点类似布达佩斯渔人堡。</p> <p class="ql-block"> 国内不少景点都有红砖建筑,这里也有一座“红砖拱形隧道”。在隧道内观看由红砖砌成的光滑而严丝合缝的弧形穹顶,不由赞叹工匠的精湛技艺。这隧道犹如童话里的时光回廊,或许会唤起儿时的游戏梦境。</p> <p class="ql-block"> 找到停车场,购票进入收费景区。</p> <p class="ql-block"> 欧式的建筑,欧式装束的人,恍惚间还真有点像穿越到了十八九世纪的欧洲。</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美堂酒店”是位于关氏与司徒氏家族交界处的一座法式南洋风格的百年骑楼。酒店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华侨侨领司徒美堂先生(1868—1955)。他是爱国侨领、洪门致公堂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 俯身栏杆,放眼水面。白雾袅袅,画船隐现。</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游客戏称“过河拆桥”景点。</p> <p class="ql-block"> 这些灯网造型,我想到夜晚一定会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从桥上下来,有两个街口。我怕时间来不及就都没去,想着还是沿河看看吧就右转沿堤走了。</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会在街口红花瀑布那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 门楣上刻有“1926”字样的建筑叫“静园”,静园是创建广州湾商会的陈斯静会长的私宅,建于1926年。建筑主楼的正立面采用彩色玻璃窗、连续拱券和罗马柱,庭院拱廊仿照18世纪法国巴黎的建筑形式。</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见证了陈斯静会长创办益智学校、组织抗日募捐等在商业、教育、慈善等领域的历史贡献和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开平会馆 这是一个融合了南洋复古与民国风情的建筑群,保留了1930年南洋旧梦的建筑风貌。里面有“侨批博物馆”、天井茶座,还有免费提供旗袍、长衫等民国服饰拍照的换装服务。</p><p class="ql-block"> 解释一下“侨批”:是近代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如侨批局、水客)寄回国内的家书和汇款凭证。采用“信汇合一”的形式,兼具经济与情感双重功能。在闽南话、潮汕话及客家话中“批”即是“信”的方言称谓。</p> <p class="ql-block"> 镇中有8个剧场,轮番上演“醒狮少年”、“民国婚礼”、“南楼 南楼”、“归途”等,晚上还有“打铁花”、“火龙秀”表演。赤子广场上是最大的剧场。下图是广场上的观众席。</p> <p class="ql-block"> 观众隔水面观看表演,可能有的表演还涉及水中。</p> <p class="ql-block"> 表演开始前,道具上的幕布都会去掉。我走过后,听到隆隆炮声,很震撼,那是演出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骑楼老街上有很多百年老店,这家“广绸坊”是莨绸制作技艺的传承地。以香云纱染整技艺为核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旧金山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荣昌号是民国时期赤坎古镇的主要商号之一,由华侨经营。主要从事侨汇、货物贸易等业务。</p><p class="ql-block"> 蹭拍了一张民国时期打扮的美女照</p> <p class="ql-block"> 骑楼老街有太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好多百年老店都有自己的历史故事。不过已经走了近两个小时,转过了几道街,得找回去的路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只是两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但也感到有所收获。欣赏了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了解了一些开平华侨的奋斗史和他们的爱国情怀;对华侨文化和岭南一带的近代史也是一次学习。</p><p class="ql-block"> 祝朋友们浏览愉快!</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