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欧陆风情——北行漫记之一

木鱼

<p class="ql-block">  心心念念的北方之行终于成真。这趟跨越戊子春节的旅程,让我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匆匆领略了东北三省的四座城市——冰雪之城哈尔滨、“北国春城”长春、大清龙兴之地沈阳、“浪漫之都”大连。一路上,“冰雪世界”的剔透晶莹、“东方小巴黎”的欧陆风情、伪满岁月的历史烟云、盛京皇宫的恢宏气度、中国电影摇篮的璀璨光影、少帅与赵四小姐的旖旎传奇,还有雪乡的冬日画卷,“二人转”的热辣搞笑……无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行万里路的丰厚收获,宛如畅饮美酒,余味悠长,当真是不虚此行。</p> 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欧陆风情 一、圣·索非亚大教堂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的清晨,寒冷彻骨。凛冽的风像无数细小的冰针,扎在脸上,带来阵阵刺痛。薄雾尚未消散,熹微的晨光已悄然为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巍峨轮廓,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边。我伫立在广场上,仰望着这座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它宛如一首凝固的历史诗篇。</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本是沙俄为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建造的随军教堂。眼前这座恢宏的建筑,是1923年重建的,历时九年的精雕细琢,于1932年落成。它充满拜占庭风格,53.25米的通高直指苍穹,721平方米的基石稳如磐石。花岗岩垒砌的基座坚实厚重,托起清水红砖筑成的墙体,散发着质朴而敦实的美感。圆柱形主体上,正门处绘有神圣的圣像,标志性的“洋葱头”穹顶和南北两座对称的尖塔顶,都高擎着锃亮的十字,在蓝天的映衬下,富丽中透着典雅,巍峨间尽显壮观。</p> <p class="ql-block">  导游的讲解娓娓道来,为我打开了一扇宗教知识的新窗。原来在基督教中,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三足鼎立。在国内,“基督教”通常特指新教。而东正教的十字架,底部有一道微微倾斜的短杠,彰显着独特的教义和身份。我对宗教派系知之甚少,这是第一次知晓耶稣与基督世界的纷繁复杂。</p> <p class="ql-block">  思绪回到厚重的历史:十七世纪中叶,东正教随着沙俄东扩而传入华夏,却如微光投入冻土,未能发展壮大。时光流转,如今中国的东正教徒寥寥无几,存世教堂也屈指可数。我能在北方的这座东正教堂,邂逅这段沧桑岁月,意外地填补了自己知识的空白,这不正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生动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  本想步入教堂,触摸那厚重的历史尘埃,却听说历经洗劫,教堂内部已空无一物,便打消了念头。广场上朔风如刀,同行的伙伴们都已缩着脖颈躲回温暖的车厢,只有我和妻子饶有兴致地绕着这座百年建筑慢慢踱步。晨光柔和地洒落,将褚红的墙砖、墨绿的穹顶、紫檀色的门扉与璀璨的金色十字完美调和,眼前景象宛如一幅层次丰富、色调厚重的巨幅油画,美得令人目眩。那完美弧度的穹顶,那繁复精美的立面,仿佛在无声诉说它的百年沧桑,散发着神秘与华美的双重魅力,给人一种无形的精神震撼——这或许就是宗教艺术的魄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有人喟叹:空落落的圣·索菲亚教堂,就像被抽离了灵魂的躯壳,没什么可看的。然而,我却认为:躯壳虽空,却为灵魂保留了归处;倘若连这承载历史的躯壳都消失了,那漂泊的灵魂,将永无安身之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圣·索菲亚教堂早已超越了宗教范畴,它是沙俄东正教在华兴衰的见证,是列强侵华史的标记,更是建筑艺术、宗教传播以及哈尔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文化地标。它的存在,就是灵魂复苏、历史得以言说的最大希望。</p> 二、中央大街 <p class="ql-block">  离开教堂,我们走向哈尔滨中央大街。这条始建于1898年,初名“中国大街”的著名街衢,1925年便改为现名。其1450米的长度,使其成为亚洲最长步行街的有力竞争者。</p> <p class="ql-block">  大街北端,一座雄伟的丰碑赫然入目。1958年落成的防洪纪念塔,默默诉说着哈尔滨人民1957年战胜特大洪水的英勇事迹。我缓步绕塔而行,目光虔诚地抚摸着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22.5米高的圆柱塔身,配以环抱的半圆形柱廊,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群体雕像,塔身的浮雕再现了当年抗击洪水的难忘场景。</p> <p class="ql-block">  离塔不远,就是冰冻三尺的松花江。江面如镜,彩旗飘扬,车来马往,游人漫步,宛如一片银装素裹的江上乐园。我从未见过冰封的江面还能供人游玩、行车,在导游的鼓动下,我们坐上了马车,体验了一把在江面上驰骋的快乐。要不是担心江面冰窟的危险,真想让马跑得更快更远。</p> <p class="ql-block">  转身向南,步入中央大街。一路上欧式建筑鳞次栉比,几乎汇聚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等多种风格,洋溢着浪漫的欧陆风情,堪称西方建筑艺术的露天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欧洲各类建筑风格的历史名街。</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条建筑艺术长廊上,我四处张望,风情迷人,就连脚下的路面也让人赞叹不已。这条1924年铺设的路面,全部采用花岗岩方石。这些方石长18厘米、宽10厘米,形似俄罗斯小面包,排列得整整齐齐,看上去韵味十足,堪称精致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每块花岗岩方石价值一个银元,如此不惜成本,把道路打造得这般华贵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实属罕见的。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雪侵蚀,方石依然密实光亮。经专家测定,此路面还能再用一二百年。当年建路的高昂投入,造就了这条可使用数百年的传奇街道。</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商厦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汇聚了全球著名品牌,但我们此行主要是观光,全无购物之意,所以三个多小时的逛街、逛商场,并无什么收获。不过女儿捧回了一些巧克力和套娃,也算没辜负这条百年商街的名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8年2月初稿</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2it0mq"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寻梦冰雪:雪乡,雪的童话世界(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8ekgal"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寻梦冰雪:雪乡,雪的童话世界(下)</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e522t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寻梦冰雪:哈尔滨冰雪之韵</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选自木鱼游记散文集《云水江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自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背景音乐:《下雪哈尔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