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的文明史是一部从古罗马到伊斯兰,再到基督教的多元交替的巨著。科尔多瓦在这部巨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城内存留着多处回访西班牙历史必须驻足的文明地标。</p><p class="ql-block">凯撒大帝,古罗马威震四方的君王曾在这里扬鞭跃马。公元前45年凯撒大帝在科尓多瓦附近击败庞培儿子们代表的古罗马共和势力,扫清走向独裁帝国的障碍。公元八世纪科尔多瓦迎来了第二个文明盛世。这个阿卜杜·拉赫曼一世(Abd al-Rahman I)开始的伊斯兰文明在科尓多瓦延续了(711–1236))六个世纪。其中最鼎盛时期为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当政的科尔多瓦哈里发王朝(Caliphate of Córdoba )(929-1031)。该时期的科尔多瓦人口达到50万,管辖的疆土几乎覆盖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多元文化融合,不仅有王子公孙出入,也是哲学家,学者,艺人云集的地方。她有伊斯兰仅次于麦加的第二大清真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她既是伊斯兰政治和军事中心,更是文化与科学的世界重镇。1236年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攻陷科尔多瓦。从此科尔多瓦回归基督教。</p> 科尓多瓦古罗马桥 <p class="ql-block">罗马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横跨瓜达尔基维尔河,曾是古罗马重要交通要道。中世纪伊斯兰时期桥的主要结构得到维修,改善,不过桥墩部分还是原迹。</p> <p class="ql-block">罗马桥南端的堡壘,卡拉奥拉塔 (Torre de la Calahorra) 是一座中世纪伊斯兰时期建造的防御性塔。</p> <p class="ql-block">现为安达卢斯生活博物馆 (Museo Vivo de al-Andalus),展示伊斯兰、犹太、基督教三种文化在科尔多瓦的共存历史。登塔顶可以俯瞰整个桥面和河对面的科尓多瓦大清真寺和老城。可惜的是,博物馆在日落前就关闭了。</p> <p class="ql-block">日落至傍晚,罗马桥的南端是隔河观望科尔多瓦古城的浪漫时分。</p> <p class="ql-block">桥梁和大清真寺在城市灯光下突显</p> <p class="ql-block">和旅游介绍不同,我们的住所没有选在旧城的原犹太区,而是选在桥南端沿河的一片民居。这边没有北端密集的餐厅和傍晚步行旧城老街的方便。但便于傍晚,清晨沿河观望科尔多瓦,是为了摄影选择的住处。晚间河边的住宿区静得只听见鸟儿的啼声(房主介绍)。登上阳台灯火闪曳的科尔多瓦老城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随着进城工作的人们步行在大桥上</p> <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风格的罗马桥门 (Puerta del Puente) </p> <p class="ql-block">慢慢醒来的科尔多瓦老城</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基督教君主城堡 (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见证了时光的流逝</p>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 (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 <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是西班牙文明史的活标本。寺内的石柱和柱头是古罗马古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祈祷大厅的主要部分为伊斯兰风格的双穹支撑的不断重复的平面祈祷厅;清真寺朝南的一面有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的米哈拉布 (Mihrab),伊斯兰清真寺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大教堂的中部是十六世纪折毁部分原清真寺,连接在存留清真寺的基督教教堂。这一改造使得大清真寺-大教堂既有聚集教徒的平面空间,又有了祟拜耶稣上帝的竖直空间。形成了“在伊斯兰建筑森林中插入一座哥特大教堂”的奇特对比。</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的双穹石柱森林</p><p class="ql-block">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后期的大清真寺原有1293根石柱的石柱森林,形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的翼廊。石柱的上端是华丽精致,装饰着茛苕叶片的罗马科林斯柱头。柱头支撑着伊斯兰标志性的红白相间的马蹄形双穹。卡洛斯五世时期对大清真寺改造后现有850根石柱。</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标志性的红白相间的双穹</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清真寺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徒提供集体祈祷的空间。伊斯兰教认为人与上帝的联系是直接的。所以该教不承认任何代言人。清真寺没有人像,个人雕塑;只有极度精致的几何图案,色彩图案,古兰经语录的阿拉伯书法装饰。科尓瓦多伊斯兰鼎盛期的大清真寺占地面积已达23,000平方米,是当时西部仅次麦加的第二大清真寺,可容纳4万以上的信徒入内祈祷。</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马蹄形窗透射的光影突显精密的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平凡的重复构成庄严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仅有的纵横的,红白相间双层穹的柱林祈祷空间</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大教堂南面的米哈拉布(Mihrab)是该清真寺伊斯兰文明的登峰造极之作。米哈拉布是伊斯兰清真寺的最重要元素。其功能是引导祈祷者的祈祷方向。大多数清真寺的米哈拉布严格地直指麦加。而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的米哈拉布朝南,没有刻意指向麦加。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这样的设计继续了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Umayyad Mosque of Damascus, 715年)的方案。此时的科尔多瓦的君主随时彰显自已是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继承人。</p><p class="ql-block">米哈拉布由东罗马拜占庭选派的工匠用金色的植物纹样和库法体(Kufic) 古兰经经文图案的马赛克装饰。八边立体空间覆以贝壳式穹顶。</p> <p class="ql-block">寺中央的基督教大教堂始于1523年,约1765年大教堂的主建筑完工。从此世界上唯一的科尔多瓦清真寺植入了基督教中央高耸的祭坛、唱诗班座位、众多的基督教小礼拜堂,形成了一个新的不伦不类的世界唯一。</p> <p class="ql-block">十六世纪大清真寺中央插入的高耸穹顶的基督教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主祭坛(Altar Mayor)</p><p class="ql-block">绘有“圣母升天”等主题画作</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是体现了十六世纪盛行的西班牙文艺复兴风格,后期叠加巴洛克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席位</p><p class="ql-block">精美雕刻的胡桃木坐椅及图像被认为是西班牙巴洛克木雕的巅峰之作</p> 基督教君主城堡 (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阴郁的春天 <p class="ql-block">军营,城堡,花园结合在一起。天主教双王曾在此长住,谋划对格拉纳达的围攻。</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风格的庭园,水池,喷泉,橘子园是引人入胜之处</p> <p class="ql-block">水池尽头是伊萨贝拉一世,费尔南多二世,和哥伦布的三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城楼上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君主城堡对面的大清真寺-大教堂</p> 圣弗朗西斯科-河岸区
雨后的溜街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教堂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in Córdoba)</p> <p class="ql-block">科雷德拉广场</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河岸区 是科尔多瓦老城的经济活动区。有沿街的小商店铺,有临河的餐厅,咖啡馆。科尔多瓦和其它安达卢西亚的t城市一样以苦橘子树为行道树。街边,绿地遍栽橘子树。春天,初夏橘子花香遍佈全城。</p> 犹太区 <p class="ql-block">犹太人自罗马时期就居住在科尔多瓦。哈里发王朝时期 (9-11世纪)是科尔多瓦犹太社群发展最兴旺的阶段。卡斯蒂利亚国王斐迪南三世1236年攻下科尔多瓦,允许犹太人集中于犹太区(Judería)居住。现在可以看到的科尔多瓦犹太教堂(Sinagoga de Córdoba)建于 1315 年,是西班牙仅存的三座中世纪犹太会堂之。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双王颁布《阿尔罕布拉法令》,强迫所有犹太人改信天主教或离开西班牙。科尔多瓦犹太社群自此几乎完全消失。</p> <p class="ql-block">通向犹太教堂的狭窄街道</p> <p class="ql-block">深巷尽头保留着犹太教堂遗址是整个西班牙现存的三所中世纪犹太教堂之一。</p> 花街 <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的花园繁花似锦,</p><p class="ql-block">清晨的微风拂过橘树芬芳,</p><p class="ql-block">少女的笑声在庭院回荡,</p><p class="ql-block">与鸟鸣一同赞颂春光。”</p><p class="ql-block">伊本·哈兹姆(Ibn Ḥazm, 994–1064)</p> <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夏季炎热,罗马人,摩尓人在意庭院设美观。他们在庭院种满鲜花、放置喷泉,既美观又降温。每年五月科尔多瓦举办的庭院节(Fiesta de los Patios)被联合国科教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的文明史上科尔多瓦是一颗璀璨的宝石。瓜达尔基维尔河上,河两岸点缀着古罗马桥,君主城堡,大清真寺-大教堂,摩尓人居住生活过白色城落,弯曲狭窄的街巷,街墙上挂着的花盆花朵灿烂,风中飘着橘花的芬芳… 我们在科尔多瓦罗马桥南端的民居逗留了两夜。从此科尔多瓦那传奇的历史篇章就像夜晚灯火月色摇曳着的瓜达尔基维尔河水流进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注:这是我两牙,摩洛哥系列第十一篇。前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ggyh3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10. 阿尓罕布拉,格拉纳达,“摩尔人的最后叹息”</a> ;下一篇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jun3s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科尔多瓦,西班牙文明史的活标本</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