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7日</p> <p class="ql-block">墨脱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2012年9月由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750万元援建,馆内展示了墨脱县地理概况、传统的门珞民族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古老的狩猎文化、宗教民族习俗文化、纺织服饰及传统手工业文化。以全国唯一不通公路“高原孤岛”到交通建设逐步畅通变化,以及墨脱县十分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神秘独特的旅游资源,展现了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门珞人民运用他们聪明才智创造的灿烂的独特的</p><p class="ql-block">门珞文化。</p> <p class="ql-block">喜玛拉雅山脉在其北部横贯东西,雅鲁藏布江绕过南迦巴瓦峰并急转直下,纵贯南北,境内有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多雄拉山、嘎隆拉山等。</p> <p class="ql-block">猎人归来时在村口砍一束同出发前所插的类似的青枝,用来拍打自己的身体,然后放在村口,再压上三块白石,目的是把附在身上的森林之鬼赶掉以免带入村里给人们带来灾难。</p> <p class="ql-block">酿造的工艺流程:炒玉米—浸米—蒸煮—拌曲—发酵—入缸—发酵——滴流</p> <p class="ql-block">扎墨公路</p><p class="ql-block">1974年,由西藏公路规 正式对墨脱县(扎墨公路)进行了设计。</p><p class="ql-block">1975年7月成立了墨脱路 部,由于种种原因,工程于1980年停工下</p><p class="ql-block">经过14年的奋斗,于199 脱简易公路全线贯通,但是此后不久, 公路沿线泥石流,塌方不断出现,1998年自治区工作组到 自治区政府形成了《1998》4号纪要文件 公路波密扎木镇--80K。2000年易贡特大自然灾 县简易公路、桥梁、骡马驿道、溜索全部 毁, 脱成为了名副其</p><p class="ql-block">实的“高原孤岛”。</p><p class="ql-block">2004年至2006年,对扎墨至县城进行保通任务,保证了物资的顺利运输。2005年至2008年,在公路管理局关心和大力支持帮助下,完对路基,全面 整治。2008年11月开工建设扎墨 一期工程控制性工程嘎龙拉隧道于2010年12月15日正式 通。2011年12月启动扎墨公路 期工程,将由原计划的省道升级为219国道一部分, 由 芝地区公路分局养护。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 正常的通车。</p> <p class="ql-block">海市蜃楼</p> <p class="ql-block">仁青崩寺又称莲花圣地,是西藏林芝墨脱县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相传由活佛甘布巴主持修建,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始建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年间,属藏传佛教宁玛派。1950年毁于地震,1983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是当地门巴、珞巴人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相传是多吉帕姆女神化身中心“肚脐”的所在地,也是莲花圣地的中心地,在全藏乃至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影响颇盛。</p> <p class="ql-block">文物珍藏:寺内有镀金铜佛及珍贵文物,每天10:00-11:00会展示一尊名叫“八瓣莲花”的一级文物,据说是胜乐金刚的坛城,全世界仅五尊,目前能看到的仅此一尊。</p> <p class="ql-block">文化传说:寺内及周边有天然奇石和泉眼,传说可治病消灾,还流传着诸多神秘传说,如白鹰选址、墙壁显现佛像轮廓等,使其充满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给黑腿加油⛽️。下一站林芝,全程336公里。</p> <p class="ql-block">出发,离开墨脱。</p> <p class="ql-block">又见猴子了,</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铁锭团到林芝了,又是10点多了。</p> <p class="ql-block">啥也不想吃只想睡💤</p> <p class="ql-block">不吃不吃又吃了一大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