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龙江传奇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来自AI搜索和其他网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听人说,中国人是讲究含蓄的,我的理解就是中国人是最擅长文字游戏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的春秋笔法,大约就是作者不愿意激化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甚至敌我矛盾吧!而是为了让人类社会更加完善和完美。</p><p class="ql-block"> 据传,孔子修订史书《春秋》,在行文中暗寓褒贬,后来人们把文笔婉转而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称为“《春秋》笔法”。</p><p class="ql-block"> 如今是一个可以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但人们未必都敢说真话,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人们的顾虑太多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人性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如今总有某些人不喜欢老百姓谈论管理人的科学了,而某些所谓的官方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然则,既然普通人谈论管理人的科学会让某些人不喜,那么普通人也会转移视线并开始关注历史或者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因为历史和经济学都是有规律的,谁违反了规律,谁就要受到民众和大自然的惩罚。</p><p class="ql-block"> 我想,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如何变迁,人们永远都在探索的路上……</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期,有个叫释永信的和尚貌似上了热搜了。2025年07月27日 20时12分,微 众公众号“澎湃新闻”发布消息称7月27日晚,“少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号发布一则情况通报(附截屏图片如下):</p><p class="ql-block">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有必要先声明一下,我从来不认识释永信其人,有关他的事情我也是在新媒体网上看到的,至于那些事情究竟是真是假,我还需要等待官方公布才能知道。</p><p class="ql-block"> 但中国有句民谚叫作“无风不起浪”,我想,释永信先生大约是真的犯了点事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百姓也想说点心里话:我在想,如果释永信真的挪用侵占了项目资金和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了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会不会给我们普通人带来害处呢?当然,我在这里说的只是如果,只是做个假设而已!</p><p class="ql-block">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只要人家不从自己家里抢走粮食,不从自己手上抢走现金,也不明目张胆地抢走自己的妻女,那么,无论他做什么,又跟自己有什么利害关系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了。事实上这种人生态度是很消极的,也是在纵容某些人继续危害全社会。</p><p class="ql-block"> 严格地说,社会风气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试想,如果越来越多的女子为了物质享受宁愿给别人做情妇,哪怕对方有多个情妇也无所谓,那么,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更难娶到媳妇了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呀![偷笑][偷笑]</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曾做过预言:如果第四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只可能用石头和木棍打仗,这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p><p class="ql-block">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或许爱因斯坦本人的预言太过于乐观,或许人类社会再也没有第四次世界大战了。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核武器大战将摧毁人类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地球虽然不会因此走向毁灭,但也绝对容不下人类的暴力行为。(上述内容来自其他网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在微信界面搜索了一下商品交换的原则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这一原则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即交换双方的商品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具体表现为:</p><p class="ql-block"> 一、以价值为基础: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时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例如,一件衣服和一定数量的粮食交换,是因为它们被人们生产的过程中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致相等。</p><p class="ql-block"> 二、价格与价值相符: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体现为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当供求平衡时,价格等于价值;供求失衡时,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从长期看,价格会趋向价值。</p><p class="ql-block"> 三、自愿平等:交换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存在强制或欺诈,双方都认为交换是公平合理的。</p><p class="ql-block"> 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它保证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正常进行,维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p><p class="ql-block"> 我想,既然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那么,交易双方必须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才行。譬如农民生产的玉米,目前是1.2至1.3元一斤,还换不到一瓶纯净水,但农民真的会主动用一斤七两玉米去换一瓶纯净水吗?答案是肯定不会。农民主要还是喝经过过滤净化和烧开过的山泉水,也许,某些人会把农民的这种生活习惯叫作克制消费吧!</p><p class="ql-block"> 原来,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分为主动消费和被动消费的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