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游记

生活真美好

<p class="ql-block">在从沙漠、草原归来的途中,看着地图对那么一个小小的村落—“西柏坡”泛起来一丝丝记忆。记忆毛主席曾经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战争,是一个重要的红色的革命基地,其他的都已经在脑海中飞到九霄云外。此时陆游一首小诗在脑海中也流淌开来。《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历史这斑斑点点的记忆也许就是“少壮工夫老始成”吧,有待内心更好的实地见证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算是相互辉映吧。</p><p class="ql-block"> 于是和这里准备相约的心情油然而生,但是在由大同到达这里我们选择了一条距离较短的导航。途中的蜿蜒曲折可谓李白笔下的“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拊膺坐长叹”。也可谓杨万里笔下的“正入万山围子里,一栏放出一山栏”。也可谓毛主席笔下的“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小叔子来这样的路可谓是提心吊胆,心惊胆战,如履薄冰,一路可谓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个小时在漆黑的山间穿梭得好像无穷无尽,又好像永远走不出这连绵起伏的山脉。已经做出选择就如拉弓满月的箭无法收回。我深深怀疑毛主席为什么会选着这里作为革命基地?也只有明天有待答案的揭晓吧!就这样我们五人提着在空中悬挂的心都聚精会神得看着前方的道路,提醒着小叔子开车—小心—小心—再小心。终于在夜里十一点到达了提前定制的酒店。对路途的人说,酒店、客栈就像温暖的家一样给人为放松的心情,就像大海里避风的港湾。</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收获和昨天蜿蜒崎岖道路上行驶和心惊胆战相比,我感觉还是值得。知道中共中央为什么这里?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据平山县志记载:平山“北约控其东,太行山据其西北依林山,面对光禄,右襟治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史书上精炼概括给人无限的遐想。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书记为首在这里汇合。可谓是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在这里既不发抢也不发人,而是只发电报指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夕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还有那家户喻晓的国际友人白求恩也曾两次带到平山参加医疗救护工作。抢救过无数的八路军伤员。也许这正是正义坚持,使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化身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国际友人白求恩也曾两次带到救死扶伤。</p> <p class="ql-block">平山县共产党员有1931年的50人到1946发展到2000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的一面墙。</p> <p class="ql-block">记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在石家庄成立,1948年12月1日发行了人民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