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新客家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9396599</p> <p class="ql-block"> 1987年的夏天,我们车间的计划调度员调到机关去了,车间领导通过厂里的一纸调令就把我从生产班组调了上来顶这个缺。</p> <p class="ql-block"> 在工厂的车间里,计划调度员属于车间里的第四号人物,除了车间主任这第一把手,还有生产经营副主任、技术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毕业分到车间差不多有一年了,一直在钳工班工作。这个车间是生产工模具的,是厂里的核心车间,工种多、班组多、老师傅多,都是些技术工种,很不好管理。因为有的人自持有技术在身,喜欢装怪,拿你一手。对付他们要软硬兼施,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搞好关系。总的来说在人际关系这块我还行,当钳工时就与大家打成一片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车间的生产任务有三块,厂里下达的军品任务、厂里下达的外协任务、车间自己接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负责前两项任务。第三项是车间从乡镇企业接的私活儿,没经过厂里,这是车间领导搞车间小金库挣钱的,只有三个主任知道详情,任务也由他们分派给自己的贴心豆瓣工人干。车间的三个头儿,从不让我知晓小金库的事,我也是乐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掺和这里面的利益分配。但在办公室里,有些事我是看在眼里。一个青沟子娃儿,知道了又能怎样?加上当时深圳热、海南热,在山沟里工作我不安心,也想孔雀东南飞,心里总在琢磨离开这山沟沟。</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军品任务是双35自行高炮,炮瞄雷达是整个基地和厂里的重点工程。我接手车间计划调度工作时双35的工作进程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后面还是不断地有新的工模具图纸发下来。我拿到图纸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分到四个钳工班的工人手上去。工模具车间,钳工是纲,纲举目张。每个钳工就是一个“小计划调度员”,他们自己会协调机械加工各工种的工作进度,能省我不少事。我分派图纸給钳工,主任过来问这些图纸是怎样分配的,我一五一十地报告,主任说:“这套模具图纸不能给张XX,那套模具图纸不能给李XX,他们干不了。”原来每个模具的制作难度不一样,分配任务时还要充分了解每个钳工的技术水平和特点。这都是学校课本里不曾讲过的东西。主任是哈工大毕业的,技术没问题,在车间工作了多年,对每个钳工都了如指掌。我按照主任的意思又重新分配了一次。</p><p class="ql-block"> 车间的军品任务进行的比较顺利。厂里下达的外协任务出了问题。这是同城一个兄弟厂的外协产品,对方要的很急。我们也安排下去了,但进展缓慢。对方派了两个老师傅过来协调催促。车间领导只对军品任务和车间自己接的任务重视,对外协任务不重视。生产副主任把兄弟厂的人领进办公室,介绍说与我协调后就走了。对方领头的那个老师傅问我计划是怎样安排的,我如实告诉了他。他立马就急了:“你这按部就班的怎么能按时完成?要按完成时间倒逼安排生产计划。 ”</p><p class="ql-block"> 我恍然大悟。他看我是新手,一个雏儿,就一二三四地指点了一番。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企业管理专业白学了。这也是大学课程里不曾教过的。按理说我坐上这个管理位置,应该有师傅带一下,扶上马送一程。可是没人管,全靠自己摸索,理论与实际相差的太远。难怪北京老厂的传统是,不管你是多么牛X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先要到车间里干几年再说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出茅庐挨了当头一棒。</span> 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管理工作不好干,要不断地学习。这是我初入管理职场,记忆犹新的一课。</p> <p class="ql-block">2025.8.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