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里真吾乡

孔祥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海南之行最大的收获便是到了儋州东坡书院和拜访了当地“坡迷”韩国强老先生。</p><p class="ql-block">儋州,古称儋耳。苏轼被贬的最南荒之地。遥望一千多年前,苏轼带着必死之心,渡海至儋州,初来乍到,语言不通,又无朋友,寂寞难耐,他在写给友人的信函中描述此地“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两个月后,昌化军使易人,新任昌化军使张中带着雷州太守张逢的信来拜见苏轼,后经他介绍,苏轼才认识了当地的土著黎子云、符林等人,还收一徒姜唐佐,姜唐佐从苏轼那学到不少文化,发愤忘食,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可惜那时苏轼已仙逝,无法告慰恩师了。苏轼曾负一大瓢,行歌田间,遇一老妇,年已七十,对轼言道:“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苏轼认为他说得很对,乡人从此便称该老媪为春梦婆。县城东南的黎子云家,居临大池,水木幽茂,惜乎太穷,房屋已甚破败。某日,几个朋友在黎子云家中闲聊,坐中几人创议,大家捐点钱将破败的黎家修造一下,平时可做聚会之所,苏轼自然赞成,也捐了钱,名之曰“载酒堂”。苏轼住定后,雇了三个蓬头的当地人,整治出一个菜园,自己种些韮菜、黄菘,他曾说:“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p><p class="ql-block">居儋州三年,苏轼从黎子云家借来《柳宗元集》来读,后又得在惠州服官的老朋友郑嘉会托舶运寄来千余卷书,故陆游说:“东坡在岭海间,最喜读柳子厚、陶渊明二集,谓之南迁二友”。苏轼还采药造墨,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将离儋州,向符、黎诸家辞行,见黎子云时,为他写下一首别诗,开头两句便是“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海南,因有苏轼,郁郁乎文哉,文脉千年不断!海南人更没有忘记苏轼,为他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院内有“载酒堂”(图2,取典《汉书.扬雄传》),院外有“载酒亭”(图3)。流连东坡书院,感受千年东坡文化和他不折不挠的乐天精神。</p><p class="ql-block">去年七月,儋州友人李先生来肇庆访我,聊到苏轼时,他说认识儋州韩氏祖孙三代都是“坡迷”,并著书出版了《儋州东坡书院史话》。不久,即收到李先生寄来的韩氏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2025年8月14日上午,幸有李先生悉心联系,我们一行得以到韩家拜访韩国強老先生。韩老是当地知名的苏学专家、作家和诗人,被授予“儋州市优秀人才”称号,已出版专著《寻访东坡踪迹》、《东坡笠屐图简论》、《儋州苏东坡文化辞典》、《暗香浮动》和《韩国强诗词集》等。车至家门,韩老已站门前迎候我们。他虽年已八十四,然爽朗又健谈。韩老说自己研究苏轼已几十年,这次著《儋州东坡书院史话》一书凭一己之力已力不从心了,把儿孙两人也拉上,祖孙三人接力共著方始成书,该书已被海南省评为“琼崖好书”。谈话里满满的“愚公移山”精神,朗朗的笑声中不失天真浪漫。由此可知,韩老是真正的“坡迷”。当我拿出我带来的他们祖孙合著的书,请他签名时,韩老爽快地答应了,还赠送随行的同伴每人一本,并赠两本给广金图书馆收藏,我回赠了韩老一方端砚,韩老高兴地说,东坡也喜端砚,并视为珍宝。接着韩老带我们上顶层的“仰苏书屋”(图5),一进书屋,满满都是东坡的文化味道。几书柜有关东坡的书籍,几个大小不一、不同形象的东坡像,韩老详细地给我们作介绍。走到一幅“东坡笠屐图”前(图6),韩老说这是一幅故宫才有的临摹画,真迹已无从找寻了。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画中的故事,一日东坡访黎子云,途中遇雨,从农家借笠屐归家,妇人小儿相随争笑,群犬争吠。东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可见当时坡仙的潇洒出尘。此故事从宋至今被历代画家构图,版本极多,流传甚广,成为佳话。遥想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周游列国适郑与弟子失,郑人对子贡谓孔子之形象“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之,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两个故事同出一辙,历史真的很巧合。内心丰富、善良又高贵的人是不畏艰难险阻了,永远高扬向上,笑傲俗世。</p><p class="ql-block">看到我们也是小“坡迷”,韩老高兴地说要赠送我们他的系列著书(图7),随即搬来凳子,轻松地站上凳子,从最高层书架上取书,我们拦都拦不住,他笑着说我没问题的!知我们一会要前往东坡书院,他马上拿出电话,打给在书院的一个朋友,要他好好接待我们。</p><p class="ql-block">告辞韩老,我们驱车前往东坡书院参观,又拜访了韩老介绍的朋友蓝裕明先生。小蓝也是个“坡迷”,与韩老是忘年之交。他夫妻俩在书院内开了一间“东坡文韵馆”,经营与东坡文化有关的文玩和书画。我买了一幅东坡书陶潜诗的拓片,小蓝附赠我一张“东坡笠屐图”(图8)。小蓝师从当地的一位知名书法家,练就一手苏体好字。他说自己原名蓝明,老师为他取一“裕”字,希望他日后丰衣足食,可谓师徒情深。临别,小蓝又赠送我们每人一把有他书法的折扇(图9),说天热当扇,真是一个有心人。我们谢他时,他只淡淡回应一句“开心就好”,不失东坡的乐观。</p><p class="ql-block">儋州,因东坡先生而闻名古今中外。到海南,不到儋州,怎能说到过海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韩国強先生签名赠书</p> <p class="ql-block">欣得韩书赠书</p> <p class="ql-block">礼尚住来,回赠一方端砚给韩老。</p> <p class="ql-block">《空谷幽兰》的作者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也是个“坡迷”,曾到儋州拜访过韩老。韩老拿出他签名的书给我看。</p> <p class="ql-block">韩老讲述“东坡笠屐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韩老系列著作</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东坡居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载酒堂</p> <p class="ql-block">载酒亭</p> <p class="ql-block">东坡人生三阶段:黄州、惠州、儋州</p> <p class="ql-block">当年黎子云屋前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蓝裕明先生赠我“东坡笠屐图”拓片</p> <p class="ql-block">蓝裕明先生赠折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