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我踏入了“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参观《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展览。一进门,红色砖墙与两侧高大的柱子让我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历史厚重感。入口处的中英文标识和黄色围栏,更添庄重与欢迎的氛围。我仿佛走进了一段时光隧道,准备开启一场文艺复兴之旅。</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序篇标题为“上云梯·心向光明”,展板上讲述了1840年至1921年间的历史背景,从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到思想家与艺术家们的贡献,每一段文字都像一扇窗,让我窥见那个时代的动荡与觉醒。几位历史人物的肖像与文献资料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心中的光明与理想。</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民族复兴思想的萌芽”,其中“开眼看世界”让我印象深刻。展柜中陈列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与背景墙上绘制的船只图案相映成趣,仿佛在讲述着中国早期对外交流的艰辛与探索。我驻足良久,试图从这些泛黄的纸张中,读懂那个时代的勇气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一幅书法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内容为“乐始己秋月晚犹明”和“天大故高海深益下”,旁边还有两张黑白照片,文字介绍了近代书法的发展。玻璃柜中静静地躺着一本书或文件,仿佛在诉说着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演变。我站在深色背景前,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笔墨间的沉静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幅山水画与多幅历史图片陈列在一面墙上,旁边是一幅狮子的素描与人物肖像,整体氛围庄重而深远。这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的开端,每一笔、每一画都在讲述着艺术如何在动荡中萌芽,在复兴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贴满了黑白照片与文字说明,内容涉及“中国梦”的起点,包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我站在这些照片前,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看到了文艺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民族复兴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 旱天雷 赤胆忠心</p> <p class="ql-block">一幅描绘战争废墟的高剑父画作《东战场的烈焰》让我心头一震,残破的建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天空中弥漫着浓重的烟雾,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坚韧。这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文艺在苦难中发出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一块灰色牌匾上写着《东战场的烈焰》,旁边是高剑父的中国画作品,1932年的创作,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画中的烈焰不仅燃烧着战场,也点燃了文艺的火焰,在废墟中孕育着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幅油画作品描绘了一位老年男子的肖像,背景中还有几张与之相关的照片与文字介绍,旁边是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的描述。我站在画前,仿佛能感受到这位画家一生的艺术追求与影响。另一幅中国水墨画作品描绘了山水景色,旁边是林风眠的介绍,他对中国水墨艺术的贡献让我深感敬佩。</p> <p class="ql-block">一幅“时局图”展现在我眼前,彩色与黑白两种版本,动物象征不同国家,如熊代表俄国、鹰代表美国等,背景为地图,图中人物与动物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我站在图前,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声音,感受到国家命运的沉重与文艺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一组雕塑相关的元素陈列在展柜中,包括黑白照片、雕塑作品的图片、书籍与相关资料。文字提到1925年中国赴欧美学习雕塑的25位留学生中有多位广东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我看着这些雕塑作品,仿佛看到了文艺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中国现代文艺的展览单元吸引了我,标题为“中国现代文艺的史诗开端”,内容涉及1919年胡适提出的“诗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两张黑白照片,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男性与一位留着胡须的男性,旁边有文字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展柜中陈列的书籍与文献资料,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文艺的蓬勃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几位观众在展览区观看历史照片与文字介绍,左侧的人正在用手机拍照,中间的人双手交叉站立,右侧的人背对镜头,似乎在认真阅读展板上的内容。展板上展示了多张黑白照片与文字说明,背景墙上有更多历史图片与文字介绍,整体氛围庄重肃穆。我站在他们中间,仿佛也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乐器与戏曲服饰的展览区域让我流连忘返,展柜中陈列的戏曲服饰色彩鲜艳,装饰华丽,背景墙上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的图片与相关介绍。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乐声与戏曲的唱腔,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与文字介绍,下方有一个展示柜,里面陈列着书籍与文件,背景墙上有关于中国摄影发展的介绍,展示了中国摄影的发祥地。我站在这些照片前,仿佛看到了摄影艺术如何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成为文艺复兴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摄影艺术的展览区域,墙上挂有多张黑白照片,包括人物肖像、自然风景与艺术作品,还有一台播放视频的屏幕,旁边有文字介绍,展示的是摄影家的作品,如《裸体》、《街景》与《开罗》等。我站在这些作品前,仿佛看到了摄影如何成为文艺复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p> <p class="ql-block">几位中国电影早期的知名电影人展现在我眼前,包括郑正秋、黎民伟、罗明佑、蔡楚生、陈波儿、司徒慧敏、阮玲玉、胡蝶等,背景文字介绍了他们在电影史上的贡献。我站在这些电影人面前,仿佛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诞生与成长,也看到了文艺如何在光影中绽放。</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电影历史的展览区域,墙上挂有多张黑白照片与海报,包括电影场景、人物合影与电影宣传海报,还有一台播放视频的屏幕,旁边有文字介绍,展示的是1923年孙中山创办的中国第一间由中国人出资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权影片公司,以及该公司拍摄的《孙逸仙革命史》纪录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电影如何成为文艺复兴的另一种载体。</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与文字介绍,下方有两个展示柜,里面陈列着书籍与文件,背景墙上有关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先声的介绍,展示了华强传播的历史。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文艺如何成为思想传播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国际歌》从广州开始传唱的展览区域,背景墙上有相关的历史图片与文字说明,展示了几张黑白照片,包括一位年轻男子的肖像,以及一些书籍与文件的图片,下方的玻璃柜中陈列着更多的书籍与文件,整体氛围庄重肃穆,突显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听到了那激昂的旋律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先进文艺团体的展览区域,背景墙上有文字说明,图片中有两张人物照片与三张团体合影,展示了一些历史人物与文艺团体的活动场景,下方的玻璃柜中陈列着书籍与文件。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文艺团体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毛泽东的展览单元,墙上有一个标题“伟人巨匠的广州文艺情缘”,下方有文字介绍《毛泽东选集》开篇在广州发表的情况,旁边展示了一本打开的书与一张手稿,书架上陈列着几本书籍,包括《毛泽东选集》与其他相关文献。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文艺如何成为思想传播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周恩来在广州的展览区域,墙上挂有多幅黑白照片与文字介绍,展示了一些历史人物的合影与相关文献资料,中央有一个小屏幕播放着相关内容,下方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几本书籍与文件。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周恩来在广州的足迹与文艺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史的展览区域,背景墙上有关于中国现代史的文字介绍,图片中有一幅两个人物的合影,下方展示了一个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些书籍与文件。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文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鲁迅在广州的活动介绍的展览区域,图片中有两尊雕像,一男一女,雕像前展示了一个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些书籍与文件。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看到了鲁迅在广州的足迹与文艺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文化巨匠南下广州的展览区域,背景墙上有几位著名人物的肖像与相关文字介绍,包括茅盾</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 得胜令 红棉璀璨</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 步步高 出新出彩</p> <p class="ql-block">欣喜看见恩师廖衍强的照片,他是我们工人摄影协会和广钢人的摄影导师。</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年轻时候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展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