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在纸、绢等材料上的书写,展现线条、结构、章法的美感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文字记录的工具,更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我的孙子孙女从小学就开始学书法多年,也承包了家里每年的春联。</p> <p class="ql-block">近日抽出时间整理相册,发现在相册中也保存着一些书法的照片。作个简单的分类,有伟人的题词。</p><p class="ql-block">“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到现在,雷锋精神还在激励着我们这几代人。</p> <p class="ql-block">孙文最早的“天下为公”题词一般认为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受邀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救国之急务》的演讲后,为复旦大学学生朱承洵写下的“天下为公”。</p><p class="ql-block">此外,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纪念专号”,孙中山也为该专号题写了“天下为公”四字,以勉励劳工群体以天下为己任,发挥劳动者的自身价值。</p> <p class="ql-block">4年前,我陪老婆受邀到山西见知青,热情的知青开车拉我们环游全晋,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云岗石窟、应城木塔、太原晋祠、昔阳大寨。</p> <p class="ql-block">泰山的“五岳独尊”题刻是由清朝光绪年间的泰安知府玉构题写的。</p><p class="ql-block">题写背景:“五岳独尊”是泰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玉构于光绪丁未年(1907年)题写该石刻,以彰显泰山在五岳中的尊崇地位。</p><p class="ql-block">石刻位置:题刻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南方向的摩崖上,海拔约1545米,字体为楷书,气势雄浑,与泰山的雄伟景观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这一题刻不仅是对泰山“五岳之首”地位的历史认可,也成为后世游客打卡留念的标志性景观,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泰山的敬畏与推崇。</p> <p class="ql-block">一种说法是2017年,黄旭华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奖金捐给母校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白沙中学和白沙小学各10万元港币,并深情题写“美丽红海湾”赠给家乡,2017年该题字被刻石在红海湾。</p> <p class="ql-block">蓬莱的“八仙过海”传说是中国汉族民间流传最广泛的道教神话故事之一。相传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八位仙人,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去游玩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吕洞宾则提出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众仙欣然赞同。</p><p class="ql-block">于是,八仙来到海边,各自亮出法宝。汉钟离把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跳到扇子上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海里一放,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渡海;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张果老倒骑毛驴、曹国舅踩着玉版、蓝采和站在拍板上、韩湘子坐在箫上、铁拐李把拐杖投向海中,纷纷渡海。</p><p class="ql-block">八仙的举动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派虾兵蟹将查巡,得知是八仙所为,便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还抢走了蓝采和。众仙大怒,奋勇厮杀,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东海龙王又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催动海水掀起巨浪。关键时刻,曹国舅的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跟随。</p><p class="ql-block">正在双方僵持之际,南海观音经过,喝住双方,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各持宝物,继续乘风破浪、遨游而去。</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贡嘎县境内。它简称羊湖,藏语意为“上部牧场之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与纳木错和玛旁雍错齐名。</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由约4亿年前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内陆湖,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其形状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宗教、水利、野生动植物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与曲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p><p class="ql-block">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下令重建于今址。明清时期,孔府历经多次重修与扩建,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政府对孔府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修,基本完整保持了明清时期的主体格局。</p><p class="ql-block">孔府建筑为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占地约8万平方米,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东路有东学、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有西学、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后为花园。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强调对称、平衡与和谐,装饰采用丰富的彩绘和雕刻。</p><p class="ql-block">孔府是中国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封建贵族庄园,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1961年,“三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四川中江黄继光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东河路下段1号。</p><p class="ql-block">原馆建于1962年10月20日,即黄继光牺牲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4月1日开始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场馆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集陈列宣传、烈士褒扬等功能于一体,设有纪念广场、纪念景区、陈列展览区等。现有文物藏品421件,其中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1件。</p><p class="ql-block">1996年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被公布为国家第三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通常指兰州中山桥,它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桥梁。</p><p class="ql-block">中山桥的前身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的镇远浮桥,1906年,陕甘总督升允与兰州道彭英甲推动建桥计划,与德国泰来洋行签订合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1908年5月9日正式开工,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桥”。</p><p class="ql-block">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桥身为五座弧形钢架拱梁,桥面为铁板。其桥墩下部结构由2座桥台、4个桥墩组成,材料各不相同。设计荷载为8吨,最初只能通行马车,后经多次修缮加固,2011年整体抬升1.2米,2013年起禁止机动车辆通行,成为步行观光桥。</p><p class="ql-block">中山桥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是极具代表性的能综合反映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时期桥梁建造工业风格和特征的遗存,是中国近代桥梁建造历史的重要缩影。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的鸣沙山北麓,是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汉代时称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因地下水位抬升,低洼的地形条件使较高区域的地下水位溢出地表,形成了月牙泉。</p><p class="ql-block">泉水东深西浅,2022年水域面积是8200平方米,东西长242米,南北最宽处可达50米,平均水深在1.5米左右,最深处可达2.2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称。</p><p class="ql-block">月牙泉是敦煌八景之一,被誉为“月泉晓澈”,其“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景观堪称沙漠奇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此外,月牙泉内产有珍稀的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与五色沙子并称为当地“三件宝”。</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被誉为“丝路明珠”。</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坐西朝东,面向三危山。</p><p class="ql-block">据敦煌研究院藏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莫高窟佛龛碑》载,前秦建元二年(366)沙门乐僔始凿第一窟,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前后共11个时代,历时千年。明嘉靖年间莫高窟成为明朝域外之地,洞窟已无凿建。清康、乾之世经营新疆,莫高窟再次为有识之士重视。1900年左右,莫高窟第16窟发现藏经洞,洞内大批遗书和文物被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洗掠。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开始了有专职人员的管理和壁画临摹等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窟群全长1600余米,分南北两区,现存有壁画、塑像者共492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区,北区除少数洞窟存有壁画,其余则是多达二百五十余个空窟。现编号的492个洞窟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五座。石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覆斗顶形窟、中心佛坛窟等。</p><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和有关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斗争、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是后金定都盛京至迁都北京前的宫殿。</p><p class="ql-block">清入关后,盛京成为留都行宫,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近160年间,先后有11次东巡,历朝对沈阳故宫均有所增建,到乾隆时期形成现在所见规模。</p><p class="ql-block">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十万余件,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宝剑、清太宗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后金天命云板等镇馆之宝,涵盖书画、瓷器、漆器等多个品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华逢盛世,老龙又抬头。</p> <p class="ql-block">新疆金字塔自然旅游区是一处以雅丹地貌为特色的自然景观区。</p><p class="ql-block">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独库公路终点,距离库车市约18公里,紧邻217国道。</p><p class="ql-block">因常年风化和雨水冲刷,景区内的土状沉积物形成了类似“金字塔”的形状,故被称为“中国金字塔”。这里由上千个各具特色的土丘组成,呈现出裂谷、沟槽等雅丹地貌特征,土丘形态各异,有的像飞龙腾跃,有的像城堡,有的像佛塔寺庙等,气势雄伟,景观独特。</p><p class="ql-block">景区为开放式,免门票,推荐游玩时间2小时左右,适合自驾前往,路边有停车区,游客可步行进入景区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澄海红头船公园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韩江支流外砂河北岸。</p><p class="ql-block">公园于1999年2月开工建设,2002年竣工,占地面积3.04公顷,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是一个广场型敞开式的特殊纪念公园。</p><p class="ql-block">园中“红头船”巨型石雕出自潮籍著名雕塑家唐大禧之手。整座红头船雕塑由平台和船体两部分组成,船体底部长40.8米、宽10米,船头高达13米,桅杆长28米。船脸采用四川的“中国红”石雕成,船眼用黑色灰岗岩制作,船额上刻有“海不扬波”及“顺风得利”8个贴金大字,游人可沿石级登上“甲板”眺望韩江三角洲风光。</p><p class="ql-block">澄海是红头船的故乡,昔年潮汕人曾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红头船已成为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公园展示了“团结、拼搏、拓展、创新”的潮汕人精神。</p> <p class="ql-block">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位于大理州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p><p class="ql-block">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传统土木结构民居院落,占地面积约6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由一个四合院带后花园组成,主院由三开间重檐木结构楼房围成四合院,偏院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布局。</p><p class="ql-block">故居是“一门三英烈”王复生、王德三和王馨廷兄弟三人出生和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王复生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云南籍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德三是陕北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故居内设“一门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烈士革命事迹”和“故居场景复原”两个固定陈列展览,向公众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该故居被命名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红色传承教学基地”等。</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在一位汕头战友的厂里办公室所见,是成都的战友写给他的,放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2023年6月参加“夕阳红”专列,赴华北、东北、内蒙古半月游,在沈阳参观博物馆所拍。</p><p class="ql-block">我喜欢“战旗”2字,我入伍到重庆,成都军区的报纸就是“战旗报”,我曾在该报发表过文章。</p> <p class="ql-block">平时老说“找不到北”,2023年6月下旬,我在黑龙江漠河,让“我找到北了”!</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书法讲究用笔(如中锋、侧锋、提按顿挫)、结字(汉字的结构搭配)、章法(整幅作品的布局安排)和墨法(浓、淡、干、湿、焦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p><p class="ql-block">书法主要书体:篆书:古老书体,分大篆(甲骨文、金文等)和小篆,线条圆润古朴,结构对称。</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我到过新疆“龟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来,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p> <p class="ql-block">少时快乐很简单,老时简单很快乐。</p><p class="ql-block">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书写流畅自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p>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的祠堂文化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楷书:结构方正严谨,笔画规范清晰,是现代汉字手写的标准字体,代表书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p> <p class="ql-block">草书:笔画简练奔放,注重情感表达,分章草、今草、狂草等,线条灵动洒脱。</p><p class="ql-block">注:照片与文字内容无关。</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潮南区一座新农舍。“南拯其弟源远流长绵先德;增辉之宅叶茂枝荣裕后昆。”</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澄海区水仙寺里的“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汕头市澄海区上华斗门的“凤鸣山庄”。</p> <p class="ql-block">福州的:“七巷三坊一脉明清韵;千秋万代满街将相风。”</p> <p class="ql-block">福州“世翰林”的门联:“赋梅三调丞相府;咏杏双报状元家。”</p> <p class="ql-block">南澳抗日纪念馆重修碑记</p> <p class="ql-block">三年疫情,封区闭门,明哲保身,对联为证。</p>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的“老爷”,是神不是人,拜老爷,营老爷,老爷保号,是日常的祈福。</p> <p class="ql-block">我国早在1945年就有了自己的父亲节。当年8月,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父亲节”活动,以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因“八八”与“爸爸”谐音,且两“八”叠写形似“父”字,所以将8月8日定为父亲节。抗战胜利后,1946年,上海各界名流联名向国民政府申请,正式将8月8日定为全国性父亲节,获政府批准。</p><p class="ql-block">中国父亲节,始于1946年8月8日。中国人要过自己的父亲节。</p> <p class="ql-block">啟功老先生在生前为我一位亲戚题联。</p><p class="ql-block">书法主要依赖“文房四宝”——笔(毛笔,分狼毫、羊毫、兼毫等)、墨(松烟墨、油烟墨等)、纸(宣纸为主,有生宣、熟宣之分)、砚(研磨墨锭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闯关东也有蔡姓先人。</p><p class="ql-block">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运动的简称,指的是肇端自清初,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早期掀起热潮的,大量人口从关内迁往关外生活的人口迁移运动。</p><p class="ql-block">清初,清政府为恢复东北后方,鼓励关内百姓去关外开荒种地,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等诏令。但从康熙七年开始,清政府以长城为界,将关外设为禁地,禁止汉族百姓往关外迁徙。直到咸丰十年,清政府开放封禁政策,允许关内百姓到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开荒种地,此后闯关东浪潮逐渐兴起。</p><p class="ql-block">关内的山东、河北等地人口增长快,土地兼并激烈,人均耕地少,且自然灾害频发,如旱灾、洪灾等,百姓难以维持生计。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对关内灾民有很大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关内地区战乱不断,如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及军阀混战等,社会动荡不安,百姓为避战乱,被迫前往相对安定的关东地区。</p><p class="ql-block">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生产经验,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同时,移民也为东北的工矿业、工商业、交通业等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文化。东北方言中融合了很多山东方言的词汇和语调,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二人转也来源于东北的扭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p><p class="ql-block">大量移民的涌入改变了东北的人口结构,使东北从一个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重要区域。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部分流民因生活艰难沦为乞丐、土匪,影响了社会稳定。</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来澄海会同学,顺手写给我的孙子孙女的。受人墨宝,无法致评。</p> <p class="ql-block">四年前我的自议联,由澄海书法家朋友题写。</p> <p class="ql-block">揭阳亲戚所赠“平安喜乐”章。</p> <p class="ql-block">前年夏天某日,同老婆随澄海朋友们到新溪某村,见一老兵活动室,入室喝茶聊天。</p> <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我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原同连队的李炳忠连长光荣牺牲。2017年8月11日,我和昆明王绍战友同赴云南屏边烈士陵园,祭奠李炳忠连长。</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下旬,我和老婆参加“重返参战路,南疆祭英烈”活动,专程到云南开运老连队参观,受到欢迎和接待。在十年轮战中,我连被成都军区授予集体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中旬,我到四川德阳参加连队战友见面会,我的接任者杨洪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向我赠送墨宝。虎虎生威,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p> <p class="ql-block">书法不脏,文字不丑,内容不粗。</p> <p class="ql-block">标语终将变为现实,为期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连同本则,下面共5帖,要看懂其中内容,还得好好理解。</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引用部分AI文字内容。</p><p class="ql-block">书法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哲学、文学、绘画等领域紧密交融。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漫长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风格流派,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喜爱和研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