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山东省重要中心城市,以‘东方瑞士’著称,拥有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丰富历史,经历了德、日殖民时期后于1949年回归祖国,现为国际港口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欧陆风情和‘啤酒之都’‘帆船之都’闻名。</p><p class="ql-block">青岛名称由来:源于海中小岛‘小青岛’及古渔村‘青岛村’,别称‘琴岛’因海岸线形似古琴。它是一个多元融合的城市:德占时期八大关建筑群、天主教堂等欧式遗产与道教发祥地崂山并存,形成独特文化景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刚下高铁,就被独具特色的青岛火车站吸引!原青岛站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动工建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成使用,为胶济铁路的一座车站。当时由德国人设计,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新青岛站整体呈U字形,其三个站房均保持原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青岛海滨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地处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素有"长虹远引"之誉,是青岛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p><p class="ql-block">栈桥及回澜阁全长440米,宽10米,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半圆形三角防波堤,呈"个"状,最南端处筑有双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两层八角亭回澜阁,最初为军用码头,现为国家级4A景区。栈桥全长440米,宽8-10米,延伸入海,尽头建有双层飞檐八角亭回澜阁,采用黄色琉璃瓦覆顶,可360°环视青岛湾。</p> <p class="ql-block">栈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栈桥对面的小青岛,德国强占胶澳后,将其占领区定名为"青岛",就是根据此岛而得名。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距海岸720米,海拔17.2米,面积1.2公顷。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岛距东侧海岸370余米,有长长的海堤与陆地相接。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始成今日之形状。</p> <p class="ql-block">栈桥沿岸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赶海的人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趁人少又来逛栈桥</p> <p class="ql-block">回澜阁,又名回澜阁、海栏亭,建于栈桥半圆形防洪堤上,为民族风双层双飞檐八角盔顶亭阁,总占地面积约1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4.12平方米,上覆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2层圆环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盘旋登上2楼,是青岛市标志性历史建筑,始建于1931年,以“飞阁回澜”著称,是青岛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外观:黄色琉璃瓦覆顶,24根朱红亭柱支撑,飞檐翘角,檐角悬有铜铃。</p><p class="ql-block">内部结构:二层圆环形厅堂,中央设34级螺旋阶梯可登顶,顶层为360度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地方本来是不可游泳的,但有些人偏要“顶风作案”😂</p> <p class="ql-block">早上赶海的人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与栈桥隔海相望的海军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是青岛栈桥附近军舰的主要集中地,其海上展区停泊了多艘退役功勋舰艇。包括:105导弹驱逐舰(济南舰):中国第一艘国产驱逐舰,2007年退役后陈列于栈桥东侧海湾,曾参与多次重大任务。鞍山舰(101舰):中国海军第一代驱逐舰,购自苏联,现作为重要历史文物展出。长征1号核潜艇(舷号401):中国首艘核潜艇,可预约参观内部舱室。</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与栈桥直线距离约1公里,隔海相望,步行15分钟可达。</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每日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青岛中山路是始建于1897年的历史文化街区,全长约1500米,南起栈桥北至大窑沟,曾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现为山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通过文商旅融合改造焕发新生。</p><p class="ql-block">殖民时期:中山路始建于1897年德国占领时期,南段称“斐迭里街”(欧人区),北段为“山东街”(华人区),形成“南洋北中”格局。1914年日据时期更名为静冈町,1922年中国收回后统称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更名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音乐家·慕舍贝格酒店(中山路栈桥店)位于青岛市南区广西路29号,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始建于1905年,是青岛市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保护单位。该建筑曾被德国学者华纳誉为1914年之前所有私人住房中设计最为出色且漂亮的青年风格派建筑。立面采用红色墙体、清水粉墙及彩色方形墙砖,屋顶为蒙莎顶,檐口、滴水嘴等部位用花岗岩装饰。内部设计高大明亮,三联窗户采光良好,曾作为青岛市一轻局办公楼及红房子餐厅使用。 </p> <p class="ql-block">去教堂的路上随拍的</p> <p class="ql-block">青岛天主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浙江路15号,离中山路近,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原称圣弥厄尔大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落成。天主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塔高56米,顶端各立有一个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大厅高18米,可纳千人,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穹顶绘以圣像壁画。</p> <p class="ql-block">因为去的太早,只能在外面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龙江路city walk,太多人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大学路上的工行长这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青岛大学路网红墙</p> <p class="ql-block">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因要下雨,广播里通知赶海的人马上上岸</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孤独的树(一真一假,亦真亦假)</p> <p class="ql-block">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亦称“汇泉海水浴场”,原名“维多利亚海水浴场”,位于市南区汇泉湾畔,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1~1903年),水域面积约29万平方米,沙滩面积约2.4万平方米,是青岛市最早开辟的滨海公共游泳场所。浴场西接鲁迅公园、青岛海底世界、小鱼山公园,东邻八大关景区,北接汇泉广场,并与之共同构成了汇泉湾海滨景观带。浴场“坡缓沙细、水清浪静”,三面环山,海滩形如弯月,旅游配套设施齐全。</p> <p class="ql-block">青岛红色蘑菇楼~信号山公园,是市南区的一处标志性景点,海拔98米,以山顶三座红色蘑菇楼和360°俯瞰青岛老城区与海岸线的绝佳视野闻名。其历史可追溯至德国侵占时期(1897年),最初因山顶设有船舶导航信号台而得名“华兹马克山”,后民间称“挂旗山”。1923年正式更名为信号山,1984年建成公园,融合了欧式园林风格与中国传统造景手法。山顶三座高低错落的红色圆顶建筑,象征古代传递信号的火炬。园内植被繁茂,以黑松、雪松为基调,搭配四季花卉,设有六角亭、玉兰亭、连心桥等游览线路,步道蜿蜒于林荫间,兼具观赏性与休闲性。五龙潭喷泉呼应“五龙山”别称;连心桥是情侣挂锁祈福的热门地;南坡的德国总督楼旧址(迎宾馆)为历史建筑代表。</p> <p class="ql-block">360度旋转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青岛老城区和海岸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太阳加持时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p> <p class="ql-block">远眺栈桥</p> <p class="ql-block">太阳缺席的青岛城,则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德国总督府旧址(不让进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青岛八大关,位于市南区汇泉东部,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示了200多栋各国风格的别墅,包括俄、英、法、德、美、日、丹等国的建筑。</span>八个关隘,八个地标;八种容颜,八种风情;八处景色,八处意境,一头通向遥远的边塞雄关,一边连着咫尺的海天蜃景。</p><p class="ql-block">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中国古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韶关路(广东)、嘉峪关路(甘肃)、函谷关路(河南)、正阳关路(安徽)、临淮关路(安徽)、宁武关路(山西)、紫荆关路(河北)和居庸关路(北京),后期新增的山海关路(河北)和武胜关路(湖北)使道路总数达十条,但“八大关”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统称沿用至今。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景区之一的花石楼,位于青岛第二海水浴场旁边,老青岛人习惯称为“将军楼”、 “蒋介石楼”。花石楼是欧洲经典建筑风格的古堡别墅,外墙是花岗岩。它是八大关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由圆形堡垒式主体和多折角楼组成,融合希腊、罗马、哥特式风格,外墙以花岗岩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其建筑面积777平方米,高17米,因内部多用莱州滑石装饰,20世纪70年代末得名“花石楼”。</p> <p class="ql-block">公主楼是青岛八大关景区内一座具有北欧童话风格的著名历史建筑,位于市南区居庸关路10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p><p class="ql-block">公主楼为砖木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其设计融合北欧哥特式与丹麦田园风格,主立面为尖顶塔楼,外墙镶嵌白绿相间马赛克,蓝色外立面与红色屋顶形成鲜明对比,庭院内设有喷泉、石桥和微缩城堡,整体充满童话氛围。</p> <p class="ql-block">传说1930年代丹麦王子阿克瑟计划为玛格丽特公主建造避暑别墅,但公主从未到访,名称由此保留。近年考证表明,该楼实际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1940年设计,业主为德侨萨德,与丹麦王室无直接关联。地块最初由浙江商人孙天目竞得,后转让给法国驻青领事馆职员萨德,建筑于1941年完工,原称“萨德别墅”。</p> <p class="ql-block">镶嵌在地上的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因天气原因,只是匆匆领略了一下八大关的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位于青岛市莱阳路东段以北,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东南角。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是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附近有鱼山路,因此得名。青岛小鱼山,是青岛著名的具有古典风格的景点,是国家批准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934年,为弘扬佛学,由居士王金玉赞助在小鱼山之巅建造讲经阁一处, 做为佛教居士听经薰修之所,名"湛山精舍"。其占地约12亩,上下两层,为古建筑形式,黑瓦复顶。远处遥望,在青岛诸多建筑中独立标格。湛山精舍落成后,当时的"佛学研究社"和"法物流通处"均迁入小鱼山。每星期日下午,前来听经的各界人士甚众,小鱼山一时成为佛法弘扬之地。1959年,湛山精舍因近于倒塌而被拆除,仅存遗址。</p><p class="ql-block">(因时间关系,只是经过中国海洋大学时远观遥望到小鱼山,并未亲临小鱼山)</p> <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May Fourth Square),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相对,南临浮山湾,始建于1996年,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广场,为青岛市地标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以东海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绿荫大道间的草坪为主,中央建有喷泉;南区由露天舞台、点阵喷泉、观海迎月台和雕塑“五月的风“等组成,是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重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99年,五四广场荣获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2004年11月,文化部授予五四广场“全国首批特色文化广场”称号。</p><p class="ql-block">(因时间关系,只是路过时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从泰安赶到青岛,天色已晚,看天气预报,第二天是晴天,第三天阴雨,于是第二天安排去崂山,等到逛青岛市区时,果真天气不好,参观完天主教堂就被雨堵在一家早餐店里😓在八大关时,铺天盖地的大雨更是下个不停,风雨交加,伞和雨衣都没法用,路上到处是积水,只好趟水慢慢行走,好多人从第二浴场返回。尽管青岛之行有些许遗憾,但整个山东之旅堪称完美,一直阳光相伴,尤其是用较快的时间徒步登顶泰山,且看到了蔚为壮观的云海(应该是头天下雨第二天放晴才会看到云海),不虚此行!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景美,人更美!</p><p class="ql-block"> 因各种忙碌,2024年7月青岛回来之后,美篇一直停留在草稿阶段。最终于2025年8月制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