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处事方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p><p class="ql-block">有个高赞回答说:“稳得住心,放得下手,退的了步。”寥寥数语,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真谛。</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正如《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p><p class="ql-block">遇事不急,牢记这三个字,烦恼自然消。</p> 稳得住心 <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日本不顾多国反对,一意孤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在核污水还未顺着洋流进入我国海域时,关于盐不能再吃的谣言便已经满天飞。</p><p class="ql-block">那时还未下班,同事便接到了来自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语气十分急切,语速很快,挂断电话后我们赶忙询问是不是遇到事儿了。同事一脸无奈地说,老母亲让我赶紧囤一箱盐。我们都笑了,同事甲说,你赶紧去解释一下吧,告诉阿姨咱国内的盐储量是多么丰富。</p><p class="ql-block">同事拿着手机出去通话,没一会儿便释然的走了回来,应该是讲通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经历,面对不知真假的谣言时,难免会手足无措,心烦意乱。</p><p class="ql-block">无论遇到何事,越是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越要稳住自己的内心。</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得很好:“遇事心不乱,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当你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些以为是巨大的沟壑,最终都会变成小小的一级台阶。</p> 放得下手 <p class="ql-block">正所谓:“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p><p class="ql-block">求富贵名利,是人的本性。淡然看待,拿得起放得下,才能知足常乐,不为身外之物所累。 </p><p class="ql-block">陶渊明的叔父举荐他前往彭泽当县令,身为父母官,陶渊明正欲大展拳脚。一日,陶渊明正于府上办公,督邮刘云带着一帮人闯了进来,不问缘由,当众斥责了他一番。事后,他才知道,无非是因为他没有贿赂。陶渊明说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晚,便脱去官服,解下官印,辞官而去。最终,陶渊明看清了世道,看清了自己,终究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从此,陶渊明的铮铮硬骨成了我们心中的传奇。</p><p class="ql-block">生于红尘,当我们被喧嚣的尘世,浮躁的人心逼得无路可走时,当我们为生活折腰时,心头总会愤然响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声音。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那是一种多么坦荡的肚量与胸襟!</p><p class="ql-block">能够放得下,放得下功名利禄,放得下尘世喧嚣,换人生从此岁月静好。坦然地跟往事告别,过好当下的生活,便是人生最美的风景。</p> 退得了步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过年少的意气风发,但是随着岁月的成长,却渐渐懂得,为人处世,锐意进取,和知退、能退、善退并不冲突。</p><p class="ql-block">“退一步”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态度。对于那些潜伏巨大危机的人生,退能让我们逃开风险。对那些到达顶峰的欲望,激流勇退,会让我们避开跌落的惯性。而世道崎岖,善于退让,做人留有余地,才能远离是非,远离纷争。《史记》里说:“非大贤,不懂退让。”</p><p class="ql-block">战国后期名将廉颇,身经百战,凭借自己的战功立足,没想到被蔺相如后来居上。他认为蔺相如就只会耍嘴皮子,地位却高于自己,所以心里难免不平。再加上军人出身,脾气直,就扬言要给蔺相如好看。三番四次找蔺相如麻烦,结果蔺相如都是退避三舍,完全认怂的模样。最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不想让赵国发生内讧从而便宜其他国家,所以才避着他。这便有了“负荆请罪”这一词。滚滚红尘,原本就是泥沙俱下。</p><p class="ql-block">“水清无鱼”,“人至察无徒”。</p><p class="ql-block">“无人背后不说人,无人背后不被人说”,勺子碰到碗是常态,纠葛分歧更是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但懂得“退”一步,以“和”为贵,便是最好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听过一句话说:“人生千滋百味,无论是苦是甜,是得是失,心境不能改变,要懂得保持一颗淡然之心。”</p><p class="ql-block">稳得住心,方能遇事不乱;放得下,方能再次拿得起;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p><p class="ql-block">牢记这三个字,烦恼自然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