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庐山牯岭东谷,溪水潺潺,长冲河如一条碧带,蜿蜒穿行于青山绿荫之间。河畔深处,掩映着一座英式券廓风格的别墅,静谧而优雅。这座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初建,后于1922年转手于巴莉女士。巴莉与宋美龄私交甚笃,1934年,她将这栋别墅赠予宋美龄。蒋介石见此地清幽秀美,又因夫人名字中含“美”字,遂亲自题名“美庐”,二字镌刻于庭园卧石之上,笔力遒劲,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位于庐山河东路180号,占地九千余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逾九百平方米,是二十世纪初欧式建筑的典范。初建时为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邸,1933年被宋美龄购得。1948年8月,蒋介石在园中巨石上亲题“美庐”二字,自此,这座别墅正式得名。其建筑风格融合欧洲古典与东方雅致,主楼上下两层,造型朴实而不失典雅;附楼与长廊错落有致,构成富于变化的建筑群。庭院四季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尤以姊妹金钱松、玉兰与凌霄花最为引人注目。凌霄花为宋美龄亲手栽植,藤蔓缠绕长廊,花开时节如火如荼。防空洞、冷浴池、泉井与竹林等设施至今保存完好,仿佛时光未曾流转。</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常在此客厅召见党国要员,接见外国使节与记者,运筹帷幄,风云际会。1937年,中共代表周恩来两次在此与蒋会谈,共商抗日大计,促成蒋在庐山发表抗日宣言,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基础。此厅,见证了历史的转折,也铭刻了民族命运的抉择。</p> <p class="ql-block">屋内陈列着一台美国早期煤油冰箱,标牌上清晰可见“煤油冰箱”字样。这种以煤油为能源、驱动压缩机制冷的设备,在当时堪称稀有,是那个时代科技与生活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北伐军势如破竹,直抵长江。为配合战局,国民政府决定由广州迁都武汉。蒋介石时任南昌中路军总指挥,对此颇感不满,曾多方劝阻,并试图拦截部分中央委员前往南昌,局势一度紧张。1927年初,两派委员在庐山召开协调会议,国民党左派与中共代表据理力争,最终促成迁都武汉的决定,避免了分裂,保障了北伐顺利推进。庐山,也因此成为历史转折的关键之地。</p> <p class="ql-block">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中共坚决主张民族团结,一致对外。1937年,周恩来两度登庐山,在“美庐”与蒋介石展开谈判。卢沟桥事变次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抗战。7月15日,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强调团结抗日之必要。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谈话,宣布抗战决心:“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随后,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公布,中共合法地位得以承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为民族存亡带来转机。</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初由英国人巴莉于1903年购地兴建。1933年8月,蒋介石夫妇入住,并在别墅西侧扩建一层,以通道与外廊连接主体建筑,形成完整格局。蒋介石曾多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接见外国使节,运筹帷幄。新中国成立后,别墅收归国有。1959年与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在此下榻。此后,郭沫若、胡耀邦、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亦曾在此居住与休憩,美庐成为新中国政治风云的重要见证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