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故乡如皋(—)——打卡参观水绘园

Sunny spring

<p class="ql-block">  八月高温,难得我们一家三口和大哥大嫂都有空,于是我们决定前往如皋老家探亲,姨表弟夫妇热情接待了我们,并邀请我们游览名园水绘园。这是难忘的回忆,我们一行在大门前合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水绘园位于南通如皋市,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然百年岁月间这座名满大江南北的园林也经历过兴盛与衰落,现在所看到的水绘园景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重修的,虽再不复当年风华,却亦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  水绘园是冒氏产业,传到第四世子孙冒辟疆手中之后,他将园林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冒辟疆,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一生著作颇丰,其中《影梅庵忆语》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形状酷似冒辟疆的姓氏“冒”字,因而得名“冒石”。</p> <p class="ql-block">  水绘园整个景区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水明楼古建筑群、中国如派盆景园等景点组成。凭借着独具风情的园林景致,被誉为“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孤本代表”,是江海名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从建筑构思方面来看,水绘园可谓是独具匠心。园内建筑与建筑之间,鲜少修建墙垣,而是利用如皋频江 、临海 、水网纵横的地理特点,因城内河水入园林,以水为带,串联起一座座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  停泊在湖畔的水明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水为笔,绘万种风情。如</span>一画舫置于碧波之上,成为了水绘园景区的标志,几乎每一张游客照里都有水明楼的身影。名字则取自杜甫的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p> <p class="ql-block">  水,即使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道清新靓丽的风景,岸边的阁楼杨柳,把倒影落在了水面上,若隐若现,倒是比岸上的实体建筑还要多上三分柔情。</p> <p class="ql-block">  如派盆景是江苏如皋的特色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珍品。以蟠扎为主,辅之以修剪,姿态清、奇、古、朴,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  最传奇的是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冒辟疆与董小宛在乱世里相守九载,恩爱两不疑,水绘园中抚琴品茗,举案齐眉,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了诗酒茶的味道。四百年后,当冒辟疆和董小宛的名字皆化成了史书的一页,而水绘园和他们的爱情故事,依旧为人称道。</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镶嵌在木雕窗棂上的七彩琉璃,每一道棱角都吞吐着熔化的霞光,赤如丹砂、青若苔痕,蓝是深海未说的心事,而金黄则像被遗忘的太阳吻痕。色彩在流动中交织成银河坠落的碎片。</p> <p class="ql-block">  这棵柏树据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父亲栽下的,树根后有两块大石,与柏树形成“一柏二石”,谐音“一百二十”,是对父亲长寿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家人顶着酷暑游览完了水绘园,一起在河边的凉亭稍作休憩,微风习习,拂去我们一身的疲惫,左右观赏风景,小桥流水,飞檐翘角,于是纷纷合影留念,才算是为我们的水绘园故乡打卡游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湖水碧波荡漾, 轻抚岸边垂柳, 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湖面如镜, 倒映着天空的蔚蓝, 微风拂过, 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我的姨表弟夫妇俩,陪同从上海来如皋探亲的我们一家人,既陪吃、又陪游,整整的两天忙坏了</p> <p class="ql-block">  水绘园基本保留了清朝初期的风格,还是北依城墙,重现古人的巧思,园子的水绘意境,充满了灵动的美感和空灵。宛如一幅淡雅高洁、意境优美的水墨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