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徐渭、王羲之的绍兴印记

闲听落花

<p class="ql-block">文/小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6、17日于绍兴游玩。小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在绍兴古城鲁迅故居门口时,突然想起一期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作家毕飞宇:如果让你去一座孤岛,只允许带一部书,你带什么?毕飞宇说:我当然是带《鲁迅全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飞宇解释,《鲁迅全集》是对他长知识最有用的一套书。足见鲁迅文字对这位构建了里下河地区文学发展第二块里程碑的代表影响之大。其实,因为教科书的原因,鲁迅文字对大部分国民或多或少都是有影响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其实是在古城同一条街道上。不过,因为游客特别多,游览区又分别设置了门牌,总是要排长长的队,我们花了两三个小时游览。让我和儿子最着迷的是鲁迅故居里的百草园,“</span>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当初做阅读理解的词句,现在两代人同时背诵起来才觉得充满趣味。细细找,菜畦有,只是夏末失去了那个“碧”,石井栏有,高大的皂荚树有,桑椹也有。百草园啊,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个菜园子而已。鲁迅提醒我们,无论生于城镇或乡村,你我心中就都有一个抹不去的属于自己的自由国度的百草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三味书屋刻在课桌上的那个“早”字,我看到不由笑喷了。原以为是一个遒劲、端雅的“早”,符合鲁迅先生的铮铮傲骨。其实,就是一个小男孩被老师教训后痛下决心不再迟到,因此在桌子上刻划的一个不规则的,笔画要飞起来的“早”字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鲁迅纪念馆”里,浏览了鲁迅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特别注意到鲁迅先生54岁去世前的图片展览,瘦削的面孔,以及那一张肺严重病变的X光片。鲁迅故居里看到一套《鲁迅全集》,共十八本。想到鲁迅以文字救国,呕心沥血、苦心孤诣,让人无比心酸与钦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他的故居不必去,介绍他的文字网上也可以查阅,但是当我们到现场后,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时,瞬间发现对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选自《呐喊》)。”再读时才真正明白一个封建大家族败落时剧中人真实的感受。字字入心。当初却让我们这些无忧的少年去交作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街所有的餐饮、剧院几乎全部围绕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文学是有力量的,在鲁迅那个年代,是一种乡愁、反叛、呐喊、新生。而当下,他仍然是现代文学的楷模。他还促进了绍兴这座质朴的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让从医学跨至文学的鲁迅,又涉及商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的时候,走进绍兴最繁华的街区。总体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古典、质朴,富有文化气息,还有一点点粗粝。绍兴出才子,王重阳故居、沈园没有能去,去了徐渭故居。最近在读《明朝那些事》,明朝名臣名士特别多,只知道徐渭是王阳明学生杨珂的同乡,间接受其心学影响,还真不知道他们祖籍同在绍兴。对于徐渭那样诗词戏曲书画独树一帜的“明朝三才子”之一,估计没有人不仰慕的,去他的故居和纪念馆也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王羲之故居、蔡元培故居,因为晚上去的,没有能进园去。只是在王羲之传说中的“墨池”边留了影。不过想想,王羲之是东晋人士,距今数千年,所有传说中的地址都是遗址罢了,留得以后有时间再去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想说一说绍兴的美食。绍兴美食热门榜第一名是“寻宝记”,因为太忙,就去了另一家排名也不错的“绍荟小馆”。吃了最有名的邵三鲜、绍兴酥鱼,在景区还吃了一些特色小吃。不知是不是味口不好,感觉绍兴菜份量特别足,吃不下,味道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朋友说,你们应该去咸亨酒店,吃咸水罗汉豆 ,煮花生,喝黄酒。嗨,感觉丢失了一把解读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钥匙,又有了一个再去绍兴游玩的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