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研学行,宫苑坛园阅古今——内乡县第六小学梦想起航队皇家建筑之旅

心飞扬

<p class="ql-block">  研学的后两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踏上了穿越时空的皇城研学之旅,游览了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建筑。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皇家遗迹,都像一页页厚重的史书,等待我们去翻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百年紫禁城的威严与沧桑——故宫</b></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洒在朱红的宫墙上,我们来到了故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见证了24位帝王兴衰的宫殿。</span></p><p class="ql-block"> 穿过午门,眼前豁然开朗。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仿佛还能听见百官朝贺的余音,金銮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阳光斜斜地洒在鎏金宝顶上,导游告诉我们,殿顶的十只脊兽,它们不仅是装饰,更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导游的讲解仍在耳畔回荡,我们恍惚间似乎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故宫的朱墙金瓦间,脚下的青砖仿佛在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导游指着太和殿前的那对铜狮说:"它们在这里守护了五个世纪,见证过24位皇帝的登基大典。"</p> <p class="ql-block">  珍宝馆里的那些奇珍异宝让我们震撼无比,每一件都凝结着古代匠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我们回望故宫,突然明白故宫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恢弘气势,更在于它用最沉默的方式,将整个民族的记忆凝固在了这一砖一瓦之中。那些褪色的彩绘、磨损的石阶,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人对话的永恒圣殿——天坛</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祈年殿</b></p> <p class="ql-block">  天坛的蓝瓦与故宫的金黄形成鲜明对比。我们重点参观了祈年殿。祈年殿的鎏金宝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站在祈年殿的汉白玉须弥座上,仰望三重蓝瓦鎏金顶在苍穹下划出完美的弧线,28根朱红楠木巨柱如星宿列阵般撑起整个宇宙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们震撼的是——整座建筑竟无一根铁钉,全凭榫卯结构承载六百年的风霜,那些精妙的数字隐喻与空间韵律,将"敬天法祖"的虔诚永远凝固在这方"天圆地方"的圣域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水之间的皇家闲情——颐和园</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漫步在颐和园的长廊中,翠绿的廊柱与绚丽的彩绘在昆明湖畔蜿蜒如龙。长达728米的长廊上绘着14000余幅彩绘,讲述着一个个经典故事,被誉为“世界第一廊”。我们震撼于这精致的画面,更惊叹于古人的匠心精神与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昆明湖的波光粼粼中,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我们登上万寿山远眺,欣赏这位于北方的江南美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式园林"最动人的,不仅是精妙的造园艺术,更是那山水间永远鲜活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残垣断壁中的历史沉思——圆明园</b></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圆明园遗址,满目疮痍的景象令我们心痛。</p><p class="ql-block"> 大水法的残柱依然挺立,精美的雕花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海晏堂的十二生肖兽首原址空荡荡的,流失的文物成为永远的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展览馆里看到圆明园的复原模型时,简直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万园之园"。</p><p class="ql-block"> 夕阳下,断壁残垣间摇曳的荒草,仿佛在无声地讲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警醒着我们:吾辈当自强!</p> <p class="ql-block">  皇城研学,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故宫的庄严、天坛的神秘、颐和园的秀美、圆明园的沧桑,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立体画卷。这些建筑不仅是砖石的堆砌,更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是活的历史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站在21世纪回望,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些文化遗产,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未来的路。</p><p class="ql-block"> 合上这本厚重的"宫苑坛园"之书,那些历史的回响,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 </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的北京研学之旅已接近尾声。</p><p class="ql-block"> 在这段充实而难忘的旅程中,我们穿梭于古老的胡同,聆听历史的回响;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先辈的精神与情怀;漫步在故宫的红墙黄瓦间,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站在天坛的祈年殿前,体会古人对天地的敬畏;登上颐和园的万寿山,欣赏皇家园林的恢弘与精巧;驻足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前,铭记历史的沧桑与教训……每一处足迹,都让我们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 </p><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我们触摸历史的脉络,感悟民族的自豪与责任;我们见证时代的变迁,思考未来的使命与担当。 </p><p class="ql-block"> 这段旅程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念,传承文化,砥砺前行! </p> <p class="ql-block">  再见,北京!带着收获与感动,我们将继续出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图文:赵文硕 席金棚</p><p class="ql-block">一审:杨钢锋</p><p class="ql-block">终审:郭学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