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组稿:李明辉(手机摄影)</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39852792</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 大山走出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暑假了,带着孩子们回到了阔别数月的老家,重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和孩子们一样,心中充满了激动。</p><p class="ql-block"> 夏天,雨水降临大地,滋润着万物生长。云南是个多山的地方,一到雨水季节,好多人的生活就与捡菌子,吃菌子相关连。大山的子孙们上山捡菌子带来的惊喜感和治愈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是无法体会到的。</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日多雨的季节,正是野生菌生长的旺季,牛肝菌、鸡枞菌、青头菌、松茸菌、干巴菌、火炭菌、鸡油菌纷纷破土而出。此时也正是每年的快乐暑期,带孩子们上山捡菌子,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山,寻找大自然的馈赠,每一窝草丛,每一片落叶下面都有可能藏着惊喜。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既能收获美食又能锻炼身体,这是一种何等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在山里人的眼里,来自大山深处的菌子,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食材,是大自然给山里人的馈赠,是大山先民传给子孙后代的密码,更是刻在山里人心里的生活记忆。</p><p class="ql-block"> 来自大山深处的菌子,对于山里人来说,不仅是生计,也是记忆,更是与大自然的对话。它让大自然的馈赠有了温度,让山里人的寻常生活有了更多的期许,让每一年的夏天成为一场与自然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山里人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充实,快乐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野生菌之所以“野”,主要归结于它自然生长的环境、季节,它也没有固定的名字,各地方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没有固定的窝点,一般都是临时偶发的,你前面的人才过去不久,他走过的时候没有,你来了,它就长出来了,一到雨季就如约而至,就像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捡菌人凌晨五六点钟就已到山林,寻找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享受着来自野外森林的沐浴,还有在山林中左冲右突,满山闲逛的自由,这就是捡菌子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红伞伞,白杆杆,吃了就会躺板板”。这些虽然只是云南菌子食客们搞笑的段子,但真中毒了就一点也不好笑,所以安全第一,对“菌子”的热爱和谨慎要并存,对不熟悉和不认识的菌子尽量不要捡,即使捡回家也不能食用鲜菌,要烘干去毒后才能食用。捡回来的野生菌一定要认真辨别,如果无毒要尽快食用,炒菌时要放入大蒜去毒,如果大蒜变黑要谨慎食用,炒熟的菌子不能隔夜吃,总之要吃得稳当,食的放心,不然就会得不偿失了。</p> <p class="ql-block"> 菌子,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食材。</p><p class="ql-block"> 捡菌不光有乐趣,也有惊喜,更有大山里的新鲜空气。</p><p class="ql-block"> 捡菌人还时常在朋友圈分享快乐和收获,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这悠闲时光的美好,也传递了对自然和家乡的深厚感情。</p> <p class="ql-block"> 来自大山深处的野生菌,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还通过出口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食材。由此形成了从采摘,交易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既活跃了市场,也让采菌人的腰包鼓了起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大山人的骄傲,也逐渐成为全球食客心中的美食符号。</p> <p class="ql-block"> 自然是生命之母,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更好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未来也能享受到这个美丽而神奇世界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