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晋三城之“千年煤都”华丽转身文明生态城大同市区掠影

楼树军(大树)

<p class="ql-block"> 游览大同市区是此次夏游晋三城的尾篇。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云州,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陪都。大同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p><p class="ql-block"> 20多年后再次走进大同,昔日“煤都”黑粉尘土飞扬,运煤重卡轰鸣咆哮,天浑水浊树秃的景象不见了,转而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草坪连片,有“清凉夏都”“生态文明城”的美誉。市区高楼大厦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夜晚古城灯光璀璨,如繁星点点,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凸显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风情。“大同咋变成这样了!”成了人们由衷的感慨与夸赞。</p> 大同街景。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时期就有修筑规模宏大的城池,唐、疗、金等朝代均有修缮和扩建,明代增筑北、东、南小城。2008年大同全面实施复兴与保护古城工程,2016年,四面城墙正式合拢。</p> <p class="ql-block">古城楼为木构重檐九级歇山顶三层楼阁,外有廊柱环绕,彩绘细腻。</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轮廓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42公里,面积约3.45平方公里,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 下宽18米。城设四门,每个主门分设两个小门。</p> 主城门前广场。 <p class="ql-block">九龙壁位于古城大东街,是明初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2米,由壁座、壁身和壁顶三部分构成,壁身用426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件拼砌成九条形态各异的巨龙,气势磅礴,活灵活现,壁前有一个长方形的倒影池。</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1954年因城市道路规划,(那时文物保护服从城市规划)向南平移了28米,移建时出现了壁面底层由西第一块和第七块安错了位置,西侧“明月当空”处缺少了两块,倒影池因位置角度的原因不显倒影,成为历史的遗憾。</p> 缺失两块琉璃。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依据《华严经》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辽金佛教寺院建筑群。华严寺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现存古代木构单体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始建于疗清宁八年(1062年),右上角的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4.5米,由8块琉璃构件组成。</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是辽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该殿是佛教藏经的殿堂,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p> <p class="ql-block">殿内保存有31尊塑像,包括29尊辽代彩塑及2尊明代塑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合掌露齿”的胁伺菩萨最为著名,她上身微裸,头饰华丽,体态优美丰满,被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为“东方维纳斯”。</p> 古城鼓楼。 <p class="ql-block">鼓楼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