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7.3.(星期四)晴</p><p class="ql-block">      早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我和小liao前往西藏博物馆打卡。因所住酒店离博物馆不远,我们徒步十来分钟就到了目的地,远远就望见了镌刻着“西藏博物馆”金色大字的石碑,石碑旁红色的鲜花明艳耀眼。</p><p class="ql-block">       在拉萨这座被誉为“日光之城”的地方,西藏博物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静谧地坐落于罗布林卡东南侧,<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藏唯一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一级博物馆,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开馆落成。</span></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藏博物馆分三层,第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第二层是西藏历史展览,第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p><p class="ql-block">      对于未曾深入了解过西藏的我们来说,西藏博物馆无疑是开启西藏文化之旅的理想起点。</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古老的经文、陈旧的佛像以及珍贵的密宗法器等文物,都静静地诉说着西藏的历史与文明。</p>  <p class="ql-block">  从远古的史前文化到近代的历史变迁,从独特的宗教艺术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这里汇聚了52万余件珍贵文物。每一件文物都仿佛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西藏博物馆参观了约两个小时,我感到有点疲乏,而且呼吸不畅,有点高反了。博物馆里游客并不多,看到有的游客手持着便携式氧气罐吸氧,可我们昨晚一点高反都没有,今天没有备氧气罐,看来对于高海拔缺氧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在博物馆的长椅上稍作休息,便告别了博物馆前往罗布林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买票进入罗布林卡时已到正午,太阳毫不吝啬它的光芒,温度骤然上升,紫外线也格外强烈,燥热之感袭来。我们见人行道边有一家餐饮店,便点了一壶酥油茶和一些小吃,坐在店外的树荫下品尝西藏特色食品。这时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扑入我们的眼帘,他们身着鲜艳的红色园服,与围墙的金黄色构成了一道靓丽明快的风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迈着轻快的步伐渐行渐远,我们目送着可爱的孩子们消失在视线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罗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萨西郊,4A级景区,是一座充满藏式风情的园林,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的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以格桑颇章(颇章指代宫殿或建筑群)、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宫殿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整个景区的环境非常优美,高端大气,让人一踏入其中就感受到震撼的力量。有人说,布达拉宫是冬宫,而罗布林卡则是夏宫,两者各有干秋,都是拉萨不可错过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罗布林卡,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深度。罗布林卡,一座活着的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件文物,都在默默讲述着西藏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放慢脚步,在罗布林卡的每一个角落留下足迹。湖水波光粼粼,几只黑天鹅在湖中悠闲地游弋,泛起一圈圈涟漪。湖边鲜花盛开,争奇斗艳……虽然正值酷暑,但园林里凉风习习,气候宜人,满眼皆美景。游人不多,园林里显得十分宁静而祥和!此时此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卸下了工作的辛劳,没有了柴米油盐的琐碎,感觉进入了世外桃源,是一次心灵的奢华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惬意地走在林荫道上,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清澈的泉水顺着水渠流进湖中。道边一个个金黄的圆柱形水力机械在不停地转动,发出“叮——”“叮——”的清脆悦耳声,水在机械的转动下汩汩地奔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十分好奇,停下脚步,观察了好一会儿,不知这圆筒叫什么名字,便请教百度,原来这是“水转玛尼筒”——“通常固定在寺庙或特定场所,利用水流冲击力驱动转轮旋转。其设计兼顾宗教仪式与自然动力,既保留传统转经筒的诵经功能,又通过水力实现自动化。”我茅塞顿开,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古人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罗布林卡,它把寻常景致赋予非凡韵味,一草一木,皆有情愫,步步皆景”。的确,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罗布林卡的美景,还表达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韵味。罗布林卡作为西藏的皇家园林,不仅仅是一个园林,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不朽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交织,历史的印记与未来的辉煌相互辉映。</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金色颇章,石碑上有藏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文字的简介。</p><p class="ql-block">金色颇章: 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宫苑区,建于1926年,为十三世达赖时期的重要建筑。宫殿为三层藏式结构,底层为经堂,第二层为休息室,第三层用于宗教仪式。其建筑风格融合藏式玛草装饰与汉式壁画元素,内部设有朝拜殿、讲经堂等设施。 </p><p class="ql-block">      三个主体颇章都是藏式结构,但修建的年代、建构特色、装饰元素、主要用途等各有不同。</p><p class="ql-block">格桑颇章: 位于罗布林卡东部,始建于1751年,为七世达赖喇嘛的宫殿。建筑为三层藏式结构,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宗教事务的重要场所。 </p><p class="ql-block">达旦明久颇章:  俗称“新宫”,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4年为十四世达赖修建,1956年竣工。建筑坐北朝南,采用二层楼设计,上层两重檐相叠,平顶黄瓦金饰,是罗布林卡中体量最大的藏式宫殿。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游览完罗布林卡,依依不舍地与之作别,乘车前往大昭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昭寺是中国西藏拉萨市中心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7世纪,由藏王松赞干布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融合藏、汉、尼泊尔和印度建筑风格,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昭寺广场人来人往,游客比罗布林卡多很多。大昭寺门外许许多多的信徒在磕长头。我第一次目睹磕长头的情景,心灵被震撼了,我不敢拍照,生怕惊动了信徒们的虔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我和小liao都感到困倦,这里海拔3650米,我们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海拔的氧气稀薄,呼吸不太顺畅。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进大昭寺参观的计划,结束了一天的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虽然没有进大昭寺参观,内心有点遗憾,但目睹了西藏博物馆的大气磅礴和古老的文物,游览了青藏高原上的颐和园——罗布林卡,不失为一次愉悦的身心之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