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深坑十三年,终成“亚美尼亚之光”的圣人 深坑修道院

蓝依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如璀璨星辰,照亮一个民族的精神天空。圣人格里高利,这位被尊为“亚美尼亚之光”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便是亚美尼亚民族信仰与精神的基石,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br><br>今天我们要去的深坑修道院,便与这位圣人息息相关——圣格里高利,他被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囚禁在深坑修道院长达13年。<div><br></div><div><br></div> 故事的版本有好多种,我姑且也拼凑一种吧!<br><br>圣人格里高利出生于公元3世纪的一个贵族家庭,原本生活优渥。然而,命运的转折却突如其来。当时的亚美尼亚正处于复杂的政治与宗教环境之中,不同势力之间的纷争不断。格里高利的家族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受灭顶之灾,年幼的他在这场灾难中侥幸逃生,被迫踏上流亡之路。<br><br>流亡期间,格里高利历经磨难,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百姓的流离失所。这些痛苦的经历,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悲悯与救赎的种子。他在流浪中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如何拯救受苦的灵魂,这一时期的沉淀,为他日后的传教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br><br>在漫长的流亡岁月里,格里高利接触到了基督教。基督教教义中关于爱、宽容与救赎的理念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他开始深入学习基督教义,沉浸在对上帝的信仰之中。在信仰的指引下,格里高利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他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传播基督教的事业,用上帝的爱去治愈亚美尼亚人民的伤痛。<div><br></div><div><br></div> 回到亚美尼亚后,格里高利开始了他充满挑战的传教之旅。当时的亚美尼亚,拜火教是主流宗教,国王梯里达底三世也是拜火教的坚定支持者。格里高利的传教行动遭到了重重阻碍,不仅面临着来自拜火教祭司的强烈反对,还受到国王的敌视。他认为格里高利的传教活动是对国家传统宗教和统治秩序的威胁,于是将他囚禁起来。囚禁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深坑修道院下面,当时是一个毒蛇和蝎子肆虐的深坑,没人相信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能生还。但格里高利却在遭受了长达13年的折磨后,凭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传说中,一位虔诚的妇女每天偷偷将面包投入坑中,维持他的生命。<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梯里达底三世在一次狩猎中突然陷入昏迷,久治不愈。在绝望中,国王身边的人想起了被囚禁的格里高利,他们建议国王向这位被视为“异端”的传教士寻求帮助。<br><br>奇迹发生了,当格里高利被带到国王面前,为他祈祷后,国王竟然逐渐苏醒过来。这一事件震撼了整个亚美尼亚宫廷。梯里达底三世开始重新审视基督教,他被格里高利的坚定信仰和神奇的治愈力量所打动,最终决定放弃拜火教,接受基督教的洗礼。<br><br>公元301年,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纳为国教的国家。<div><br><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深坑修道院,位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的交界处,背后是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亚拉腊山。我们去的当天,天气并不十分晴朗,空气中湿度较大,亚拉腊山被白云重重裹挟,只露出影影绰绰的一个山头。<br><br>亚拉腊山被誉为“神山”,在当地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相传,这座山峰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之后最后的停泊之地,亚美尼亚人自豪地认为自己是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的后代,这个传说使得亚拉腊山成为亚美尼亚人精神信仰和民族认同的重要部分。<br><br>很可惜,如此神圣的神山却不在亚美尼亚境内,却在邻国土耳其境内。而土耳其是亚美尼亚的噩梦,有着种族灭绝之血海深仇。<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为了纪念格里高利的殉道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深坑修道院在格里高利被囚禁的地点建立起来。最初的修道院建筑可以追溯到5世纪,但现存的建筑主要是17世纪重建的。<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看到我在教堂想拍不敢拍的样子,主动让我拍他,我一时受宠若惊,慌乱中设置的参数可能并不合适,加之教堂光线实在昏暗,看照片觉得噪点太大了。<div><br></div><div><br></div> 这就是当年囚禁圣格里高利13年的深坑入口处。我没下去,因为挂着相机无法腾出两手抓住几近垂直的梯子两边。<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深坑修道院外面的坡道两旁,伫立着一座座近年雕刻的十字架石,看立碑的年代,在2013~2020年之间。请教了一个亚美尼亚网友,他告诉我,下面的这些文字是亚美尼亚古文,内容是为了一个圣人(估计就是格里高利)而立,以及捐赠人的名字和年代。<br><br>不知道如今的这些十字架石,是否延续了亚美尼亚人古老的手工雕刻,看起来非常规整和精细,恐借助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是令人惊喜的是,它们之间依旧各不相同,依旧是独一无二的那一块。<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 end ~</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如果您和我一样喜欢旅行喜欢摄影,</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走世界吧!</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别忘了点“赞”哦😜</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如果您乐意转发,我将诚挚感谢🙏🏻</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