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丙察察进入西藏是我好几年都有的想法了,一直没有成行,“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穿行在天堂于地狱之间”是他们对这条线路的形容,所以我一直也被困其中,今年听说这条路在修路,再不走,就彻底消失了,经过再三的攻略,于2025年的5月18号终于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丙察察不是一个地名,丙是指云南的丙中洛,第一个察是指的西藏的察瓦龙乡,第二个察是西藏的察隅县,丙中洛至滇藏界已铺成柏油路,滇藏界至察隅是碎石路,有不少坑洼。故丙察察线的起点是云南丙中洛,途径察瓦龙,终点为西藏察隅,全长270公里,从丙中洛到滇藏界50公里左右,所以难走的路程大约22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有很多美好的景色,沿怒江而行,正逢小雨,没做过多的停留,沿路打卡几个景点足够惊艳了。</p> <p class="ql-block"> 怒江第一湾,如诗如画,蜿蜒在云南的崇山峻岭间,它位于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怒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江水奔涌,山峦叠嶂,景色壮丽。</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是怒江流域的一个古老村落,观景台是俯瞰丙中洛的最佳地方,云雾缭绕,民居如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犹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上还可以看到怒江第一湾中心有个村子,叫坎桶村,台地平坦开阔,三面环水半岛状小平原,景色宜人,处处田园风光,堪称峡谷桃源,怒江的动与村庄的静,交织出一副出奇和谐的画面,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从丙中洛很快便到了滇藏界,云南两字还有,西藏两字已经因为修路而被炸掉了,现在因为修路,只有周六和周日才放行。</p> <p class="ql-block"> 到了滇藏界一看,便已经觉得是前途茫茫了,怒江的险,横断山脉的峻,摆在眼前,本就很差的路因为下雨和修路变得更加艰难,无畏向前。</p> <p class="ql-block"> 从滇藏界向前,路况差的确实超出了想象,如抬轿般颤颤巍巍,难走的时候还要下来空车慢行,不长时间便到了老虎嘴。</p> <p class="ql-block"> 一块突出的巨大山崖惊心动魄的悬在路面上,这就是丙察察的著名天险老虎嘴,这块巨无霸的山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公路的下方就是滔滔的怒江,令人几多心惊。</p> <p class="ql-block"> 过了老虎嘴几百米就来到鸡爪骨隧道,只允许一辆车通行,灯光昏暗,像地道,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搓板路,一路颠簸,便来到了最险的景点大流沙,它足足有3500多米高,从山顶开始由窄变宽向下倾斜,气势非凡,远看就像一个大瀑布,近看才知道这是大大小小的沙石。</p> <p class="ql-block"> 过大流沙的时候一定加速通过,别停留,岩壁裸露,常年滑坡,落石不止,被称为死亡谷,我们刚过去,落石便轰隆隆掉下来,江中泛起很高的浪花,着实吓了一跳。</p> <p class="ql-block"> 过了大流沙就是一段过山车路段,路面颠簸起伏,真的是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路况的烂在我的视频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走这条路得有勇气!</p> <p class="ql-block"> 到了察瓦龙乡我们没有停留,继续赶路,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赢得了察隅“西藏小江南”的美誉,因黑天了,小江南的景色没有看到,只觉得峭壁悬崖、深沟险壑、山路盘旋、发卡形的层叠弯道,好像登天的阶梯让我心惊胆战,深夜在目若村住下,透气的木头房子虽刺骨寒气,也已觉得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便开始翻越四千多米的雪山垭口,冰川雪被分布广泛,海拔升升降降,从几百米上升到5000米,如过过山车一般,满目洁白苍茫,雪墙排列两边,有的比我都高,高寒与峻美同框。</p> <p class="ql-block"> 察瓦龙到察隅是滇藏新通道的主要路段,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就经过这里,也是丙察察线最艰险路段,但一路美景令人陶醉,这段路主要的景观就是要经过四座海拔四千以上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到了德姆拉山垭口才算穿越丙察察成功,德姆拉山是察隅县和八宿县的界山,海拔4900米,丙察察终点完美收官,预示着我成功地从丙察察线入藏了。</p> <p class="ql-block"> 220公里的路,用时20个小时,其难度可以想象,可谓千里西行,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极限挑战,成功穿越丙察察,可吹牛一辈子,我迎着落日晚霞,沐浴在日落金山之中,幻想着吹牛时的豪情万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