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聂耳故居位于昆明甬道街,属前店后院、带腰檐的传统商铺建筑。 1900年前后,聂耳父母亲从玉溪来昆谋生,租住于此并开设了一个小医馆,取名"成春堂"。 1912年2月15日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在此处的成春堂药铺二楼上,1916年举家迁往现威远街。聂耳, 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紫艺),祖籍云南玉溪, 中共党员,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40余首优秀的曲子,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昆明聂耳故居于2003年公布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家领导人为聂耳题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日战歌到国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昆明市甬道街成春堂医馆父母的这间卧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父亲开设的成春堂医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春堂诊室和药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药铺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旧居一楼有个小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生平大事记(1912.02-1935.0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的父亲聂鸿仪(1876-1916年),云南玉溪人。早年在玉溪行医。娶妻王氏,与王氏生有儿子聂守拙、女儿聂兰茹。王氏病故后,与彭寂宽结婚。1905年来到昆明,开设成春堂医馆。1916年病逝。年40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彭寂宽(1881-1956年),云南省峨山县人,傣族。出身贫寒,熟悉家乡民间民族音乐,通过自学,略有文化,初通医术。1916年聂鸿仪病故。母亲彭寂宽挑起了全家生活重担。1956年病逝于昆明。年75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童年聂耳很喜欢听故事。母亲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彭寂宽讲故事的方式也很奇特。她手里常拿着一本木版小唱本,她用玉溪花灯"全十字"或"洋琴调"唱上一段,然后再讲一段。这些曲调,非常动听,就像金色种子一样,深深地播种到聂耳幼小的心灵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为人处世节俭、善良,乐观、有骨气,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产生很大影响,对聂耳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音乐爱好有着重要启蒙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昆明甬道街原来是清云贵总督衙门前大照壁以南的一条狭窄的通道,俗称甬道。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甬道东西两面修建了重檐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故而形成了街道,大家便叫它为甬道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光绪三十年(1905年),玉溪人中医聂鸿仪带着妻子彭寂宽及两个子女来到昆明,租下甬道街72号的一间商住小楼,在楼下的铺面房开了一个小医馆, 取名 "成春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全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全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右1)兄弟三人与母亲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高小: 私立求实小学,1922年聂耳初小毕业,由于家中无钱购置按学校要求的童子军制服,聂耳被分到私立的求实小学去上高小(校址在文庙)。在私立求实小学,聂耳成绩都是全班第一,曾任了学生自治会的会长。同时,他还参加"学生音乐团"并担任乐队指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昆明甬道街成春堂。聂鸿仪与彭寂宽的子女聂惠茹(二姐)、聂子明(二哥)、聂叙伦(三哥)相继出生。1912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最小的儿子聂耳在此出生。当时取名聂守信,字紫艺。他就是聂耳。聂耳在甬道街这座小楼房内生活了4年左右,度过了他幸福而艰苦的童年。聂耳(前排左二)参加大哥结婚时全家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小: 昆明县立师范附属小学国民科聂耳6岁时,进入位于象眼街的县立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分校读书。彭寂宽东拼西借,又把聂鸿仪的遗物一架八音钟送进当铺里当掉,才凑够了他的学杂费和制服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求实小学乐队,前左聂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昆明私立求实小学所在地昆明文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2年小学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吹小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5年小学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中: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小学毕业后,1925年,聂耳又进入地址在富春街的云南省第一联合中学。 进入中学后,聂耳热情投入进步学生运动,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关注时事、同情劳动人民。同时每晚上补习英语,并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的弹奏,积极热情的参与校内外的业余音乐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7年中学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省立师范学习时期的聂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0年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11月底,聂耳曾响应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号召。到第十六军范石生部参军,但不久部队被遣编, 聂耳又返回昆明继续读书。此为返昆途中与友人在广州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与爱好音乐的同学组织起一个“九九音乐社”后排右2为聂耳。1930年聂耳由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因参加学生运动身份暴露,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于1930年7月离开昆明到上海“云丰申庄”当店员,开始了新的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0年7月18日,聂耳到上海"云丰申庄"小商号当店员。但是,9个月之后,因为云丰申庄在昆明的总部云丰商行偷税被查封,上海的分店也随之停业整顿。图为1931年3月12日“云丰申庄”与老板和工友合影(右为聂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0年1月与省师附小老师张虞僕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课余在省立美术专科学校弹奏的钢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的女同学,右为他的初恋女友袁春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用音乐替大众呐喊,这时期聂耳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抱着"替大众在呐喊"的目的,聂耳他一次又一次地到群众中间,去体验和熟悉生活。这一年的春夏之交,聂耳为进步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由田汉作词的第一首电影插曲"开矿歌",接着又创作了《卖报歌》和《饥寒交迫之歌》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1年底聂耳在上海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后排右3为聂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在苦练小提琴,"拼命三郎"聂耳虽然担任了乐队小提琴手,但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不仅随乐队首席小提琴手王人艺学习琴艺,还拜工部局交响乐团的意籍小提琴家普杜什卡为师。每天练琴达六七个小时,琴技大有长进。由此也得到"拼命三郎"的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还学习作曲,研究和声乐,钻研民族音乐。当时,他因耳朵非常敏锐,又姓"聂"别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耳朵先生",他此后创作歌曲就索性署名为"聂耳"。</span></p> <p class="ql-block">▲北平之行,1932年8月聂耳辞去明月歌舞团的工作到了北平,准备报考北平艺专,去专门的音乐院校深造。此行矗耳报考北平艺专未成,却在短短的两个月里,结识了于伶等一大批左翼文化人士,热情地参加了北平左翼剧联的排练、演出活动,并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聂耳在北京参加左翼文化人士组织的一次活动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联华影业公司-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聂耳重返上海,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不久,任联华影业公司音乐股主任并开始乐曲创作。1933年初,经田汉作介绍人,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不仅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艺术才华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聂耳于11月底辞职离开百代公司,又回到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继续从事音乐创作。短短半年中, 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初稿以及《告别南洋》《塞外村女》等17首歌曲,进入他创作的高峰时期。但此时,也传来反动当局欲抓捕聂耳的消息。在党组织的保护与安排下,聂耳于1935年4月15日前往日本,然后准备继续前往苏联和欧洲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手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5年5月,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片《风云儿女》,进入了后期的录音工作。《风云儿女》的电影上映以后《义勇军进行曲》也随着影片的上映唱遍了大江南北,给抗日战争中的祖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成为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义勇军进行由)这也是聂耳人生最后的作品,是他不朽人生最后的绝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在日本东京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耳(左1)与友人在日本</span></p> <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不幸罹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报纸登载的聂耳不幸罹难的消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警方出具的溺亡证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葬昆明西山</span></p>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1日聂耳的母亲及亲朋好友在聂耳墓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4年郭沫若撰写的聂耳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11日4日,首次到日本旅行,海岸背景是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场,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该浴场游泳时不幸罹难,年仅23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昆明西山聂耳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昆明滇池畔的西山聂耳长眠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1933年,聂耳创作的歌曲。虽然聂耳的生命不到24岁,但他留下的35首歌曲、4首器乐曲、2首口琴曲、1首歌舞曲,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了社会的矛盾,唱出了大众的心声,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是我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span></p><p class="ql-block">《进行曲》-(口琴曲)手稿</p><p class="ql-block">《圆舞曲》-(口琴曲)手稿</p><p class="ql-block">《天伦之爱》-(歌舞曲)手稿</p><p class="ql-block">1933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矿歌》-田汉 作词</span></p><p class="ql-block">《饥寒交迫之歌》-董每戡 作词</p><p class="ql-block">《一个女明星》-安娥 作词</p><p class="ql-block">《卖报歌》- 安娥 作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工人》-安娥 作词</span></p> <p class="ql-block">1934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翠湖春晓》-民族器乐合奏曲</span></p><p class="ql-block">《金蛇狂舞》-民族器乐合奏曲</p><p class="ql-block">《昭君和番》-民族器乐合奏曲</p><p class="ql-block">《山国情侣》-民族器乐合奏曲 </p><p class="ql-block">《前进歌》- 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卖报之声》- 武蒂 作词</p><p class="ql-block">《小野猫》- 陈伯吹 作词</p><p class="ql-block">《打砖歌》-蒲风 作词</p><p class="ql-block">《码头工人》-孙石灵 作词</p><p class="ql-block">《打桩歌》-蒲风 作词</p><p class="ql-block">《毕业歌》-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大路歌》- 孙瑜 作词</p><p class="ql-block">《开路先锋》-孙师毅 作词</p><p class="ql-block">《飞花歌》-孙师毅 作词</p><p class="ql-block">《牧羊女》-孙师毅 作词</p><p class="ql-block">《新女性》.-孙师毅 作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雪花飞》-柳倩 作词</span></p> <p class="ql-block">1935年</p><p class="ql-block">《走出摄影场》-安娥 作词</p><p class="ql-block">《告别南洋》-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春回来了》-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慰劳歌》-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梅娘曲》.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自卫歌》-唐纳 作词</p><p class="ql-block">《塞外村女》-唐纳 作词</p><p class="ql-block">《打长江》-田汉 作</p><p class="ql-block">《采菱歌》-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 作词</p><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田汉 作词</p><p class="ql-block">《无题(雪)》-(手稿)</p><p class="ql-block">《伤兵歌》-安娥 作词</p><p class="ql-block">《白雪歌》-苗子 作词</p><p class="ql-block">《春日谣》 -鲁戈 作词</p><p class="ql-block">《茶山情歌》-(作词不详)</p><p class="ql-block">《采茶歌》-(作词不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海国歌主题展馆聂耳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给健在的抗战老兵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在此也敬献给国歌曲作者聂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