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盛夏,攥着年休假的日程表,邀约家人至亲,凑成两车八人的热闹队伍,从广元出发,开启了一场横跨川甘的自驾漫游。八天七夜的行程,像一卷被阳光晒得发烫的经幡,每一页都写满湖光、草原、古寺与笑靥。天公格外眷顾,白日里多是晴空万里,偶有两夜落雨,晨起也必定艳阳高照,仿佛特意为我们洗亮每一处风景。</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b>文县天池,遇见“高原翡翠” </b></p><p class="ql-block"> 8月9日清晨,阳光漫过广元的街巷,暑气已在柏油路上蒸腾。车子碾着热浪出发,窗外的山影渐渐变换——蜀地的灵秀水雾悄然淡去,陇南的苍劲风骨扑面而来。三小时车程似一场耐心的铺垫,直到文县天池如一块被群山秘藏亿年的翡翠,骤然撞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这海拔1500米的高原湖泊,不同于江南湖泊的婉约,湖水是带着绿意的蓝,像被山风淬过的琉璃,将锯齿状的山影清晰地拓在波心,岸边的松萝垂落如银帘,轻拂着湖岸的微凉。</p><p class="ql-block"> 有小雨斜斜而来,却未扰了初遇的兴致。我们沿湖徐行,水色与山光在雨雾里晕成朦胧的画,快门轻响间,便把这抹“高原翡翠”的初颜,妥帖收进了镜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b>哈达铺的红与卓尼的绿</b></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行程,藏着厚重与清新的碰撞。车过宕昌,先拐进哈达铺纪念馆——青石板路上的老商铺仍留着当年的肌理,“红军食堂”仿佛还飘着当年的烟火气,玻璃柜里的旧报纸泛着岁月的黄。正是在这里,红军战士从斑驳的报影中捕捉到陕北根据地的讯息,像在迷雾中望见灯塔,“到陕北去”的号角由此正式吹响。这方小镇,因此成为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加油站”与“转折点”。我们混坐在纪念馆特有的人像雕塑旁,只为聆听当年会议上的慷慨陈词,去感受那份在困境中擘画前路的坚定与激昂。</p><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我们将这份滚烫的红色记忆轻轻收起,在心底酿成岁月的珍藏,伴一生回望。</p> <p class="ql-block"> 从哈达铺到卓尼,车程不长,风景却骤然切换。8月的卓尼,梯田是大地最灵动的褶皱,在山坳间铺展出黄绿相间的层次感。新抽的青稞还带着青涩的绿,像被盛夏揉过的翡翠,沿着山势层层叠叠往上攀;而早熟的麦浪已染透了阳光的黄,风吹过,便漾起金色的涟漪,与旁边的绿田犬牙交错,像谁用画笔在山坡上晕染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田埂如银线般将黄绿分隔又串联,从山脚一直盘到云边,每一层都盛着不同的光影,站在高处望去,整座山仿佛成了一块被时光打磨的彩玉,黄绿交错间,尽是高原盛夏独有的饱满与热烈。</p> <p class="ql-block"> 傍晚抵达合作市,晚风里已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体验藏餐是此行的必备仪式,我们走进诺桑仓藏餐厅,推开雕花木门,在挂满唐卡与挂毯的雅间落座,糌粑、手抓肉、烤羊排一一上桌,青稞酒的清冽与藏香的醇厚在空气里交织,我们让舌尖的记忆,来与这片土地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b>美仁草原的“折返疯”</b></p><p class="ql-block"> “美仁”是藏语里“仙女”的意思,当车子开进这片草原时,才懂这名字的贴切。草原上,一个个隆起的草甸就像绿色的小馒头,错落有致地分布,美仁大草原特有的冻胀丘地貌,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像一群孩童,我们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嬉戏,感受微风轻抚,呼吸清新空气,所有烦恼都抛至九霄云外。草原上的天空格外湛蓝,云朵轻盈似雪,仿佛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冶力关镇品尝了当地的美食。饭后,几个小年轻意犹未尽,决定再次返回美仁大草原。这次,我们体验了骑马、骑牦牛和开卡丁车的乐趣。在马背上感受风的速度,骑上牦牛慢悠悠欣赏美景,开着卡丁车在草原上飞驰,尖叫声和欢笑声在草原上空回荡。</p><p class="ql-block"> 晚上宿在扎古录镇。夜格外静,连风都轻了。抬头便是璀璨星空,一条银河明晃晃悬在天上,星子密得像撒落的碎钻,映得山影都温柔起来。</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b>洛克之路,探寻隐秘之境 </b></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是藏在甘南深处的秘境,当年探险家洛克走过的路,如今成了自驾爱好者的天堂。从扎古录镇出发,两车在盘山路上蜿蜒,陡峭的悬崖,高耸的山峰,猎猎的经幡,变换的云彩,美与险,在行进间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海拔4000米的驿站小憩。藏语为“石匣子”的扎尕那,是一座浑然天成的石头城,这里山势奇峻,灰白色的石峰如刀削斧劈般耸立。推开车门,山风带着凉意扑来,看石峰在云海中半隐半现,看玛尼堆在山风里垒着祈福,看经幡在垭口处翻卷着心愿。面对大自然美的馈赠,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贫乏,唯有一阵阵惊呼,才能表达心头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从扎尕那往郎木寺去,路随河谷缓缓舒展。先是石峰渐远,墨绿的山林慢慢褪成浅翠的草原,牛羊像散落的星辰,在草甸上漫不经心地移动。</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远处的寺庙金顶渐次清晰,经幡在山巅连成彩色的云,空气中隐约飘来经堂的诵经声,与草原的风声、溪流的水声交织,让这一路的苍茫,都染上了几分信仰的温润。</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b>郎木寺彩妆与花湖的惊艳</b></p><p class="ql-block"> 在郎木寺的清晨是被转经的声音唤醒的。今天的重头戏是拍藏族彩妆照——换上藏装,系上腰带,戴上珊瑚项链,精心编织花小辫,再随意描几抹晒斑,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有了高原的模样。天空蓝得夺目,摄影师带着我们在寺外的山坡上取景,红墙、经幡、溪流和草地,还有寺庙的金顶,都成了背景,风吹起藏袍的衣角,连笑容都变得格外灿烂。 </p> <p class="ql-block"> 下午驱车赴若尔盖花湖,湿地里的木栈道像条淡褐色的绸带,在水草间蜿蜒伸展。湖面平得像块未磨的铜镜,把蓝天白云完完整整映在里头,连云絮的卷边都清晰得能数出纹路。忽然一只黑颈鹤从水面掠过,翅尖点破镜面,一圈圈涟漪便推着云影慢慢晃开。</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栈道慢慢走,看水下的水草在流水中轻轻交织、摇晃,像谁在水底铺了片碧绿的纱;野鸭贴着水面游过,尾羽扫起细碎的水花,偶有银亮的鱼群倏地窜过,惊得水草一阵轻颤。这般湿地的灵秀与辽阔,实在难用言语描摹,只能把镜头对准这水、这云、这飞鸟游鱼,让光影替我们记住此刻的澄澈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 最惊艳的是傍晚的黄河第一湾——夕阳把河水染成金红,河湾像一条彩带绕在草原上,牛群披着霞光打架逗乐。我们坐在山坡上,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远山,直到最后一缕光消失,谁都没说话,却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 在唐克镇住宿。几个小年轻哪里肯错过草原的星空,索性开着车往野外去,在夜色里慢慢寻一处最佳拍摄点。车灯划破黑暗,照亮路边的野草与矮花,镜头在微凉的夜幕里来回调试,星河的银辉、草原的静谧,心跳的轻响,都一一在时光的胶片里定格。</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b>松潘黄龙,邂逅人间瑶池</b>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是“草原与仙境的接力”。从唐克镇出发,沿九红草原风光路行驶,车窗外是无边无际的绿,羊群像散落的珍珠,牧民的帐篷前飘着经幡。途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我们停车观瞻,以示缅怀和敬意。 </p><p class="ql-block"> 抵达黄龙景区,我们乘坐索道上山,然后沿着栈道漫步,欣赏着黄龙的美景。黄龙以其独特的钙华池景观而闻名于世。一个个钙华池像梯田一样层层叠叠,池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蓝、绿、黄、白等多种颜色,如梦如幻,仿佛是仙女遗落在人间的宝镜。在五彩池,我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数十个彩池相互连接,池水晶莹剔透,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群山,宛如仙境一般。小学时学过课文,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具象。 </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住在川主寺镇。气派的岷江源国际大酒店,不过是小镇上鳞次栉比的客栈、酒店一隅。松潘的旅游业,从当年的边陲小镇,早已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b>九寨风光,领略童话世界</b></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的美,是早有耳闻却仍会被震撼的,家人大部分都是再次打卡。从长海开始,这汪九寨沟海拔最高的海子像被雪山捧在掌心的幽蓝宝镜,水色深靛如凝脂。往下行,五花海在密林间铺展成流动的调色盘,钙华滩上的藻类与腐木晕染出鹅黄、墨绿、孔雀蓝,阳光穿水而过,将斑斓光影投在游鱼身上,恍若鱼在画中游。 </p><p class="ql-block"> 我们分乘观光车,在各个海子间穿梭。至箭竹海,海子被翠竹环抱,水色清浅如碧玉,倒映着岸边的箭竹与天上的流云。犀牛海则藏在芦苇荡后,水色随天光变幻,时而青灰如黛,时而碧绿似绸,岸边的山影与水中的倒影几乎融为一体。行到珍珠滩,水流忽然活泼起来,在凹凸的钙华滩上蹦跳,溅起万千雪白水花,如满地碎玉滚动,而后纵身坠入珍珠滩瀑布,水声轰鸣,水雾中虹光乍现,似无数珍珠倾泻而下。镜湖确实名副其实,湖面明亮得能骗过飞鸟,岸边的树、天上的云、甚至远处的山都原封不动地映在水里,风过时,水面才泛起一丝涟漪,像谁不小心碰皱了一面巨镜,让山影云影在水里轻轻摇晃。 </p><p class="ql-block"> 晚上住白马藏乡寨,虽然闻不惯浓浓的“藏味儿”,但藏乡的烟火气与笑语里的真诚,让异乡旅居,依然温暖。</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b>报恩寺寻古,归途亦是风景</b></p><p class="ql-block"> 旅程的最后一天,从白马藏乡寨出发,经平武返回广元。途中特意绕到报恩寺,素有“深山故宫”之称的明代古寺。 </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等,左右配以经幢、钟楼等 。踏入寺门,金水桥灵动精巧,仿若故宫前庭的缩影 。天王殿庄重威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殿内须弥座佛台上供奉着三世佛,佛像前的“当今皇帝万万岁”九龙牌位,彰显着对皇权的尊崇 。大悲殿内,整根楠木精雕而成的千手观音像,1004只手层叠密布,形态优美 。华严藏中的转轮经藏,宛如一座凌空而起的七级佛塔,虽重达万斤,却可凭一人之力轻松转动 。万佛阁则是寺中最壮观恢宏的建筑,阁中如来讲经说法像与众多弟子像栩栩如生,尤其两旁分别站立王玺、王建的塑像,更让寺庙修建的故事扑朔迷离。</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整座寺庙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撑起了五百年的风雨,且虫不蛀、鸟不栖、不结蛛网。寺内的斗拱更是精妙绝伦,种类多达36种,2730余朵,造型独特,变化无穷,实在让人叹服古人的匠心。</p> <p class="ql-block"> 下午踏上归途,大家翻着手机里的照片,从天池的蓝到草原的绿,从藏装的艳到九寨的彩,每一张都是一段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家人同行的这一路,最动人的不仅仅是他乡的风景。雨过天晴并肩看天池的雾散,暮色中围坐藏式雅间分食一块糌粑糕,连车窗外掠过的梯田黄绿,都因为身边人的一句“你看那朵云像不像海市蜃楼”而变得格外鲜活。朝夕相处的时光里,眼见的山川湖海是背景,而彼此眼角的笑意、谈笑间漫出的暖意,才是行囊里最沉的收获——原来最好的风景,从来都在身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