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三明市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建宁县历史悠久,公元958年置县,是个有着千年古韵的县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宁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均与建宁紧密关联;建宁山清水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长期保持100%,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宁还是一个四季花果之乡,一年中桃花、梨花、杜鹃花、荷花、梅花“五朵金花”依次竞相绽放,形成了“春看桃梨夏观荷,秋览红叶冬品梅”的赏花格局;同时形成莲子、种子、梨子、桃子、无患子的“五子”特色产业体系。我曾两次到过建宁县,第一次是2021年7月中旬,第二次是今年7月下旬。</h1> <h1> 今年7月28日,我第二次去建宁,当晚在县城散步,观赏建宁山城夜景。</h1> <h1> 东山公园大门</h1> <h1> 当年,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五次的疯狂围剿,建宁作为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驻地和闽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以及闽赣省中心,在五次反“围剿”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h1> <h1> 建宁苏区对土地革命所作的贡献</h1> <h1> 2021年7月第一次去建宁时,我曾到客坊乡水尾村参观1933年的红军兵工厂旧址。</h1> <h1> 当年参观时,讲解员在为我们讲解。</h1> <h1> 我们还参观了水尾红军医院旧址</h1> <h1> 水尾村淳朴的村民</h1> <h1> 今年7月下旬去建宁时,我们到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参观。</h1> <h1> 纪念园里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h1> <h1> 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全貌。</h1> <h1> 纪念园里的雕塑</h1> <h1> 建宁是福建著名的莲子之乡,年种植建莲5万亩。这次7月下旬,我们到了离建宁县城20公里的均口镇修竹村修竹荷苑参观,这幅照片是从修竹荷苑宣传栏翻拍下来的。</h1> <h1> 修竹荷苑实景</h1> <h1> 游人们在争相拍摄荷田景色</h1> <h1> 建宁还有一段关于百口莲塘的故事。1931年6月2日,毛泽东到建宁西门一带调研,建宁西门有莲塘百口,所产莲子自古为朝廷贡品。其时,毛泽东见当地群众在清理莲塘,当看到有些莲塘被黄土埋没,就下去帮助挖土清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建宁的肖瑞兰作为红军烈属和建宁县综合农场场长,有幸赴京参加庆典。为表达对毛主席当年亲手清理莲塘的感谢之情,当时的建宁县溪口公社城关大队群众精选了10斤伏莲,委托肖瑞兰带到北京送给毛主席。当年不少地方上常向北京送一些土特产请中央领导品尝,以表达心中的敬意。毛主席坚决反对这种做法,规定各级送的土特产都要原封不动退回。但毛主席得知这是自己当年亲手挖的莲塘种出来的莲子,这才欣然接受,并让中央办公厅打了收条。</h1> <h1> 收条的内容为:建宁县溪口人民公社城关大队全体社员同志:你们委托肖瑞兰同志送给毛主席的信和建宁西门伏莲一盒都收到了,感谢你们的盛意。此据,并致,敬礼。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一九五九年十月十日。</h1> <h1> 2021年7月16日第一次去建宁时,我们曾到一个玉石加工厂参观。</h1> <h1> 这个厂的厂区里风景如画</h1> <h1> 这次7月下旬到建宁时,我们去了富强石材工业园区参观。</h1> <h1> 先进的石材加工设备</h1> <h1> 我们还去了海峡云上牧歌参观</h1> <h1> 翻拍的云上牧歌牧场</h1> <h1> 厂区里的挤奶生产线</h1> <h1> 建宁是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大县,2024年,全县年制种面积达15.88万亩,年产优质稻种3.56万吨,约占全国杂交稻种量的10%以上。</h1> <h1> 我们还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宁有种-种满天下”展陈馆和先正达集团中国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参观。</h1> <h1> 展陈馆通过文字史料、图片展示等形式,再现建宁种业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讲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动人故事。</h1> <h1> 展陈馆还通过文字和实物、数字屏幕等多种形式,对制种全流程、杂交水稻三系、两系原理等制种专业知识进行科普。</h1> <h1> 参观先进的种子烘干、加工包装、立体仓储设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