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明清扩建:明万历年间历经多次大规模修缮,奠定了现存建筑群的基本格局;清代持续补修,形成占地2.66万平方米的完整官署体系。</p> <p class="ql-block">中轴对称:坐北朝南,南北长203米,东西宽131米,遵循“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礼制,共有六进院落。中轴线核心建筑:仪门、大堂(亲民堂)、二堂、内宅(勤慎堂)、大仙楼。东西侧设施:东侧为花厅、常平仓等文职机构;西侧为牢狱、督捕厅等司法设施,现存全国最完整的明清监狱遗址。</p> <p class="ql-block">始建与重建: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现存最古老建筑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修建的大仙楼,明洪武三年(1370年)主簿孙在明主持重建。</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这座古县衙的主要建筑均有楹联,如大堂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二堂楹联“与百姓有缘才到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p> <p class="ql-block">拍摄: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8.03</p><p class="ql-block">器材:苹果iPhone 13 Pro Max</p><p class="ql-block">资料: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