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MOMA),位于曼哈顿中城核心区域第53街,我和姑娘去了</span>直扑五楼,那里集中展示馆藏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间的现当代旷世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全球现代艺术领域的标杆性机构,以收藏20世纪至今的先锋艺术作品著称,其馆藏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15万余件作品。镇馆之宝岂止梵高的《星月夜》、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和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世界级艺术杰作,还有莫奈的《睡莲》系列、马蒂斯的《舞蹈》以及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等杰作,它们均代表不同流派的艺术突破。迫不及待了,看展。</p> ... <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星月夜》,后印象派代表作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期陈列于博物馆五楼,被誉为MOMA最具标志性的藏品。(画面那两处蓝色是反光,正面拍照时怎么也无法避免)</span></p> <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生前命运坎坷穷困潦倒,去世后作品价值连城。《星月夜》是他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精神病院里创作的油画。因为看过梵高的相关书籍,对梵高有一种亲近感,如此近距离地站在他的真迹前,仿佛看到他正通过精神病院的小窗户往外看一样。狂热的内心宁静的村庄形成强烈的反差,像火炬一样直向天空伸展的松树,犹如漩涡般卷曲的星云,他通过画笔把自己的心自己的幻像表现了出来。听说,梵高画画都是在精神平静状态下画的,但此时此刻我内心却很不平静。</p> <p class="ql-block">也许谁也无法弄清楚梵高当时真正创作的意图,可是他内心的纯粹,对自我主观世界大胆张扬地表现,对绘画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无比的执着,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星月夜》笔触细节</span></p> ... <p class="ql-block">《橄榄树》,文森特•梵高在《星月夜》同年1889年创作的系列作品。这一幅<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引起我的共鸣,特别喜欢。喜欢它的色调,绿色的大量使用让我体会到一种平衡的力量。喜欢树枝弯弯曲曲的机理,和远山与云彩呼应,传达出一种极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和谐。我还读到一种沧海桑田的深邃。在姑娘那里学到的幽默Olive you,英文谐音我爱你,Olive是橄榄、橄榄树的意思,更是增强了我对这副画打心底里的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布展比较松散,不拘于一个固定的时间顺序。一个房间可以专门用于一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或者用于一个特定的地点时间媒介,或一个共享的创意。这个房间全是梵高的作品,看完所有的又返场欣赏了一遍,<span style="font-size:18px;">久久不愿离去。</span></p> ...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也独占一个展厅。《睡莲》是莫奈的系列油画名作,共200多幅,创作于1897年至1926年间,不同时期风格有所不同。莫奈以吉维尼花园的睡莲池为灵感,通过光影与色彩的变化展现自然之美,该系列作品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纽约现代博物馆藏展示的《睡莲》在三面白墙上延伸,据说是全球能够看到该系列中最长的。如此巨幅尺寸,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色彩依旧鲜艳夺目,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印象派光与影的巅峰之作。姑娘感受得到它的美,心心念念,在这个房间驻足良久。人与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也有很大可能我的抽象思维薄弱,我看不出所以然。</p> ... <p class="ql-block">《亚威农少女》,西班牙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一幅油画。这副画不仅是他个人的艺术突破,更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突破,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它打破传统透视规则,以几何化人体重构画面空间。</p><p class="ql-block">帕勃罗·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奠基人,如今被公认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建筑师的桌子》毕加索1912年创作。</p> <p class="ql-block">《吉他》毕加索1914年创作。</p> <p class="ql-block">《三个音乐家》毕加索1921年创作。</p> ... <p class="ql-block">《记忆的永恒》,西班牙著名画家达利于1931年创作,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通过变形钟表等意象呈现梦境逻辑,体现达利对潜意识世界的探索。</p><p class="ql-block">接触过心理学,自然对潜意识世界也充满兴趣。达利的笔下,矛盾透视的海滩与平台构成超现实的空间下,枯树象征死亡,蚂蚁象征腐朽,闭眼怪物映射他对自我潜意识的解构,体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是现实?还是梦境?边界模糊,妥妥的超现实。</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记忆的永恒》是一副常见大小的作品,殊不知它那么小。特意和人物在一起对比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小。这样更形象地理解达利在图画中使用的袖珍画技法是多么了不起,比如蚂蚁触角等细节达0.5毫米精度。</p> <p class="ql-block">蚂蚁,在达利的作品中,经常代表着死亡、腐败,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彩绘瓷器《一个女人的半身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人脸上嘴边额头上爬了好多蚂蚁。仔细一看,还真是达利的大作。</span></p> <p class="ql-block">达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p> ... <p class="ql-block">《百老汇爵士乐》,皮特·蒙德里安在1942—1943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蒙德里安一生的作品,清楚地展示了他从写实主义到几何抽象进程中的一次次努力和一次次成就。</p> <p class="ql-block">该作品整体色调明亮,规则的线条下,方块色彩的点缀,有一种秩序和律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骨子里喜欢规则的我,能够从中品味到如大师想表达的,</span>它既像是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又仿佛夜幕下办公楼及街道不灭灯光的纵横闪烁,无比的灵动。相似的作品先前接触过,原来出处在这,真迹面前掩饰不住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蒙德里安是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核心人物,以几何抽象画派先驱和“新造型主义”理论著称,其标志性的红黄蓝三原色与网格构图对现代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影响深远。</p> ... <p class="ql-block">《希望》,奥地利艺术家克里姆特于1907-08创作的金箔画。之前在网络上见过这副画没缘由的喜欢,还收藏了,这下真迹面前好好欣赏。</p><p class="ql-block">一个女人把头低向她怀孕的腹部。画最下面,三个女人在低头祈祷。金箔的使用整个画面充满华丽感。这是将古老的传统-拜占庭金箔绘画与现代心理主题相结合的一副作品。</p> ... <p class="ql-block">油画《舞蹈》,<span style="font-size:18px;">亨利·马蒂斯1909年创作,它</span>是野兽派艺术代表作。马蒂斯通过极简色彩与动态构图展现原始生命力,为绘画史上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种下了种子。</p> ... <p class="ql-block">《我与村庄》,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于1911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也是夏加尔初到巴黎的成名作。</p><p class="ql-block">画面的背景是典型的俄国农舍和堂的塔顶,记忆着艺术家故乡的风景。画面采用立体主义分割法,所有的物象都被分割成不同的形状并组合在一起。一个人与乳牛的侧面脸庞构成画面的主要部分,他们好像正在对话。色彩的运用也很大胆和强烈,绿色的人脸、白色的眼和嘴巴以及深红色的背景和黑色的远方。初看到这幅画,有点接受不了,绿色的脸超出认知,整体色彩太饱满对比强烈,但仔细品味,散发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种热烈与亲和力,</span>仿佛童心被勾起,越看越耐看。</p><p class="ql-block">马克·夏加尔(1887~1985),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p> ... <p class="ql-block">《三个女子》是法国立体主义画家费尔南徳·莱热192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以纪念碑式构图呈现三位现代女工形象,人物被解构为铁管、螺钉等机械零件的几何组合,在严整矩形背景中呈僵直姿态,面部无个性化特征,形似工业时代的“机械女神”。画面中三位女工以凝固的姿态凝视观者,连空气都仿佛停止流动,这种对静止效果的极致追求,是对工业时代机械化生存的一种隐喻。</p> ... <p class="ql-block">下面就不一一介绍了,太多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巴巴地能亲眼见到几副大作就心满意足,何况还看到了这么多。博物馆每月都会开放新展览,当然也会在一定时期或特定的时刻有不同的设计和作品展出。</p> <p class="ql-block">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参观是历来走进艺术博物馆最最心满意足的一次,具体到画家具体到一幅画从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得到了检验,幸福极了。从那些脑洞大开的艺术作品中还得到了深深的启迪,艺术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形式,表达!我写美篇也是一种表达,收获大大的。</p> 古根海姆美术馆 <p class="ql-block">古根海姆博物馆属于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群,纽约的是总店,全球其它地方的分馆有西班牙毕尔巴鄂馆、意大利威尼斯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德国柏林馆、美国拉斯维加斯馆。</p> <p class="ql-block">古根海姆博物馆聚焦现当代艺术收藏,尤以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见长,并通过国际巡展、联合策展及亚洲战略项目强化文化交流。做攻略时它是很多人推荐到了纽约要去的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根海姆美术馆馆藏毕加索的《在海滩》</span></p> <p class="ql-block">7月3日正在展出美国艺术家拉希德•约翰逊一个深度思考者的个展。</p><p class="ql-block">约翰逊的作品有着个体鲜明的符号特征,并采用其标志性的材料,如黑色肥皂和牛油果脂,融入混合绘画和混合媒体,以及三维静物之中。比如,他通过破碎的木板,伤痕累累的青铜和陶瓷雕塑,以及深深标记或透画的画布来说明人类的脆弱性。</p><p class="ql-block">这场展览突出了约翰逊尝试追求艺术的自由,但在我们看来,作品无一不与死亡相关。大量黑色、破碎等元素的运用和呈现,娘俩都不会欣赏,所以,这次参观我一张作品的照片都没照,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博物馆建筑本身上。</p> <p class="ql-block">确实,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筑是它的一大亮点。它是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其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与内部倒置螺旋展厅是现代建筑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建议从顶端开始,沿着螺旋向下参观。反正博物馆不大,我们是走上去又走下来,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空间流动感,很新颖。</p> <p class="ql-block">和姑娘都喜欢逛博物馆,7月3日-7日在纽约4天,用了一天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用了一天逛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美术馆。亲眼见到了那么多世间艺术珍宝,所获得的心流体验岂止是用艺术的饕餮盛宴几个字能形容。在如此世界顶级的艺术博物馆,相信,每个人只要去了,都一定能从中找到与心灵的共鸣,真切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也相信,唯有精神的享受可以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