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 用最干净的心 维护最纯粹的正义

一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生前系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12月14日,边晓斌同志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同志奋斗在基层司法审判第一线近30年。他忠于职守、担当作为,在不同的岗位上均创造了过硬的业绩,用生命大爱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追授边晓斌同志称号表彰会,追授边晓斌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29年的法官生涯,47本工作笔记,是一位人民公仆坚守正义、担当作为的闪光印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边晓斌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工整醒目地写着“奋斗”二字;另一个笔记本上,遒劲有力地写着“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富含哲理、展示着他自我砥砺的自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4年,仪征当地近五百名农民成为某大型国企的短期合同工。2007年,企业突然提出终止劳动合同,让工人以劳务派遣工的名义回到原岗位工作。工人们感觉不公平,纷纷找到法院,要求法院介入,帮助他们协调签订稳定、有保障的劳动合同,法院多次调解却久谈不下,工人们情绪很大,嚷嚷着要停工。那时边晓斌刚到民一庭工作,他主动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工人们白天上班,他就带队晚上登门,找每位工人谈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次上门走访,一次次耐心调解,准确了解工人们的合理诉求后,边晓斌三番五次找企业领导,终于说服企业接受了分步调解方案,确保工人待遇不降,企业生产不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0年底,外地人魏师傅在高空作业时摔了下来,造成脑部重伤、多处骨折。面对高额医疗费,法院虽然判决包工头赔偿,对方却不愿赔“躲”了起来。魏师傅一家人在仪征举目无亲,至暗时刻,边晓斌如同一束光送来希望——他一边发动全院捐款,协调民政等部门发放救助金,一边想方设法寻找包工头,经过不懈努力,赔偿款拿到了,魏师傅的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想着为千千万万个魏师傅筑牢防止家庭跌落的“安全网”。他了解到,彼时仪征从事木匠、漆匠、瓦匠、水工、电工等“小五匠”工作的农民工有8万多人,一旦出事,医疗费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自己付不起,雇主赔不起。边晓斌建议开展农村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并多方协调财政资金为“小五匠”购买保险,要求当地包工头“凡用工、必买险”,被誉为破解农村“小五匠”维权难的“仪征样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1月,仪征法院裁定受理扬州国裕船厂破产清算案。边晓斌一趟趟去船厂现场勘查,一遍遍查阅专业书籍,还专门跑到浙江调研类似案例,最终闯出一条新路子,指导管理人采取资产“先取消长期租赁”、“再短期租赁+维修”、“再重整”的方式,实现破产资产价值最大化。如今,重整后的船厂生意兴隆,年纳税超6000万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无论在基层田间地头办案,还是在千里之外援疆,无论是协调处理案件,还是进行审判管理,他用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书写着对司法事业极致的忠诚、热爱和责任——在扎根基层法庭的10多年间,他走遍了当地每个村落,办理的上千起案件都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案件压力不断增大,人案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边晓斌牢牢抓住审判管理这个“牛鼻子”,牵头制定民商事速裁快审规范指引,实行审判质效日通报、月分析、季评比,组织领导包案示范,在仪征法院打出一套科学管理“组合拳”。仪征法院获得了“全国优秀法院”、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多项沉甸甸的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常言:“我们仪征的城市精神是‘尚义求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守正义、追求信义,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当法官后,就与家人明确了“四不”规矩:不准收人钱物、不准接受请托、不准过问案情、不准在家接待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边晓斌用一生诠释了“用最干净的心维护最纯粹的正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资料、照片源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