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平坡水楼

缉志思考

我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他的家乡是广西博白县。于是,现在“王力”成了博白县的名片。在博白县,有王力故居、王力书院、王力大道、王力中学、王力书香景区等等。其中的王力书香景区,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个景区包括了三个景点:王力故居、王力书院和大平坡水楼。本文就对大平坡水楼做一个介绍。<br>  大平坡水楼是博白县著名的古建筑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12年,采用英国别墅阁楼式样构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br>  大平坡水楼位于博白县城东南四公里处的城厢大良村,占地面积约945平方米。水楼四周有五米宽的护河,分四层,底层大半浸于水中,由外到内依次为拱门、环廊、内室;圆拱门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环环相扣,使整座建筑犹如悬浮于水中。二、三层各设五室,是水楼的主体部分,南北走廊设有11个拱门,东西走廊设有5个拱门。第四层为装饰性门楼,立于楼顶中端,有台帽徽,设三室。<br>  下面是水楼的几张照片: <p class="ql-block">  水楼的建筑背景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建造水楼的初衷是为了镇妖除魔,消灾祈福。民国时期,大良村一位名叫李慎西的有钱人集资并请人设计建造了这座水楼,兼作收租仓库。水楼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古代英国别墅阁楼的设计,雄伟古朴,美观大方,与周围的中国乡村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自1985年经博白县文物管理所修葺后,水楼恢复了原有的风采,如今成为博白县城的王力书香景区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兴起办学之风,博白县也开设了两所实行新学制的完全小学——开国学校,其中一所就设于大平坡水楼。设于水楼的学校开办于1921年,由李慎西任校长,因此当时人们也称这所学校为“李氏开国学校”。</p><p class="ql-block"> 李慎西办学十分重视师资质量,聘请老师不拘一格,但特别强调真才实学。据说李慎西任校长后,了解到博白有个叫王力的年轻人在乡间私塾教书,教得很好,就专程找上门。一番交谈后,李慎西当即决定聘请王力到学校任教。于是,当时只有高小毕业的王力,成了学校里的教师。因为资历和学历浅,王力刚任教时待遇并不高,学校安排他教初小,年薪只有80元小洋。但王力并不在意,他边教边学,教学效果很快得到师生们的普遍认可。不到半年,爱才的李慎西便将王力提拔为高小教师,年新增至160元小洋。那一年年终,李慎西还亲自将年薪送到王力家中,让王力一家过了个“肥年”。</p><p class="ql-block"> 随着王力才华的进一步显露,李慎西感叹:“凭王力的才干,让他教高小实在是委屈了他!”他和学校的其他老师都认为,年轻而又博学的王力,要是能到大城市的大学去深造,前程将不可限量。李慎西等长辈的话,让年轻的王力胸中燃起了升学深造之火。可是,一想到家里缺钱,王力便又犯了愁。了解到王力的苦恼后,李慎西安慰道:“你想升学就去吧,没有路费我给你,考上大学,经济上有什么困难,再慢慢想办法解决。”在李慎西和同事们的鼓励和资助下,王力于1924年夏告别了同事和家人,告别了水楼,乘船顺南流江而下,辗转前往上海,开始走上了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水楼是我父亲王力人生的一个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当年在水楼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名叫朱光。广州解放的时候,朱光曾任广州市的市长,当时朱光曾经来我家拜访过我父亲。朱光曾经被毛主席称为“江南才子”,现在在广西博白也有朱光的故居,介绍朱光的革命事迹。</p><p class="ql-block"> 在我父亲诞辰120周年的时候,博白县曾经重新修缮了水楼。我每次回博白,都会到水楼去看看。最近一次在那里巧遇了水楼的设计师李慎西的孙子李孟强。详情请看<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jeg6ey?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3174132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巧遇李家后人》</a>一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