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河畔的塞上碑林红石峡

纵横(盖卫东)

榆溪河畔的塞上碑林红石峡 <p class="ql-block">八月的关中大地,骄阳似火,热浪翻滚,让人有一种置身火炉炙烤的感觉。恰在这时十分有幸应老友邀约去了一次陕北榆林,感受了那儿的凉爽天气,领略了塞外的北国风光,而游览红石峡便是一次不错的体验。从榆林市区往北大约3公里,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红石峡景区。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榆溪河穿峡而过,广泽渠紧依山崖,峡谷两岸峭壁耸立,褐红色砂岩独具一格,明清以来的石刻遍布其上,景区集自然奇观、历史文化、摩崖石刻于一体,素有塞上碑林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漫步红石峡景区,由南向北行缓缓而行,两边高高的悬崖,窄窄的石基,硕大而苍劲有力的石刻,还真有点让人目不暇接。通往峡谷的道路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有的地方仅仅能通过一个人,既险峻又拥挤。东西两边的绝壁上现存明清至近现代石刻160余处,题刻、碑记、楹联密布崖壁,内容涵盖军事、边塞、佛教、书法艺术。其中就有明代万历年间延绥巡抚万世德题写的“威震九边”,巡抚中军马希龙题写的“长天铁垛”,清代守关名将马占鳌题写的“榆溪胜境”,近代抗日英雄马占山题写的“还我河山” 等等。</p> <p class="ql-block">榆溪河流经红石峡,是榆林市主要的生产生活水源。该河发源于榆林市北部,由北向南经过市区,在横山区汇入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有效灌溉面积达40余万亩,是榆林人的生命之河。红石峡摩崖侧边有一条修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广泽渠,渠首在横山区境内的无定河,取"泽被苍生"之意。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用水及灌溉困难,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同举人纪温一起,查山形、勘地势,亲率士卒历经数月之劳苦开凿而成。后世皆有拓展维修,至1964年广泽渠有效灌溉面积达1万余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午6点多钟,踏过老石桥,迎着仲夏时节细细的微风,顺着榆溪河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尽是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树荫,再也找不到大唐诗人王维塞外诗中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纵横</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纵横</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67513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