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寨:在历史与记忆之间行走

董兰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冬季我去山西阳泉接兵,我们接兵人员抽空参观了中国乡村变革的缩影——大寨。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行走,更像是一场与时代的对话。大寨,这个曾被写入教科书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关于奋斗、理想与变革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一行来到这里,穿梭在斑驳的老建筑之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火热的年代。一座砖砌的建筑静静伫立,墙上“大寨”两个大字依旧醒目,旁边的“奋发图强”字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信念与力量。站在这样的背景前,我着军装,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砖石,都像是在低语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寨曾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陈永贵的带领下,这里的人们用双手改造山河,创造了“战天斗地”的奇迹。如今,虽然昔日的辉煌已沉淀为历史,但那些标语、旧屋和田埂,依旧保留着那个时代的印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