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陇南民歌《下四川》

武军

<p class="ql-block">2021.02.28 </p><p class="ql-block">声乐是音乐的顶尖艺术</p><p class="ql-block">一般人以为器乐是音乐的顶尖艺术,因为器乐团队庞大,品种繁多,高中低音都有。其实这个判断有误。我们知道一个歌唱演员,以庞大的器乐来做伴奏。伴者,就是处于辅助的地位,主导的是歌唱演员。</p><p class="ql-block">从安排的座次看,伴奏团队往往塞地下乐室,或者在幕后,而不能占据舞台中央。</p><p class="ql-block">昨天连续听了朱仲禄先生创作的陇南花儿《下四川》。下四川的声乐版本较多。昨天有三个人唱下四川。一个是著名的演员王宏伟,另一个是草根演员马全,还有一个是著名的女歌手。三个歌唱演员,演绎下四川的内涵大相经庭。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就是演员确定了音乐的水平高低,也决定了对音乐意境的创造和发挥。唱者是花,伴者是绿叶。</p><p class="ql-block">下四川这首歌,总体上有三个乐句组成。第1个乐句,描写脚户哥出发时的心情,是豪迈,是粗犷,是坦荡。第2个乐句描写了脚户哥的情感,是沉闷,是烦躁,是思念。第3个乐句,描写了脚户哥,对爱恋的人的切肤之思。</p><p class="ql-block">脚户哥是旧社会的物流业。他们走南闯北,所谓是走江湖之人。他们走到哪儿,都要拜码头,拜八字,拜房东,拜东家。他们走到哪儿,就把花儿的歌声带到哪儿,让花儿飘过郎木寺,穿过九寨沟,越过白龙江。他们往往是以我口唱我心。为了想出成熟的句子,他们往往以很长的虚词来做衬字,这段衬字的唱法,实际是在热身。</p><p class="ql-block">下四川的音乐版本不少,今天我看到的一个版本是男女声轮唱。这个版本把《妹妹的亲哥哥》衔接到下四川的后半部分,形成了轮唱形态,最后仍然由男声来唱全曲的结尾。结尾与开头呼应,是用散板的形式唱出。什么是散板呢?就是取消音乐的小节线,由歌唱者自由发挥。花儿的散板唱法,由于歌者的水平、情感不一样,他们处理散板的方法、声韵、衬字都有差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