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47年前,追逐考研梦想

快乐老白

<p class="ql-block">图/文:快乐老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977712</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宛如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无数关键时刻与成功瞬间。而这些成功,绝非从天而降的幸运,它们是艰苦努力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刚刚散去,整个中国大地都在迎来一场改天换地的大转变,就像久被乌云遮蔽的天空,终于透出了希望的曙光。1977年,那时的我,已经在辽北的康平县海州中学担任教师长达七年之久。学校条件艰苦,我住着干打垒的房子,那是老师们花费整整两天时间帮我搭建起来的。就在这一年,国家做出了一个影响无数人命运的决定——恢复停止十年的大学招生。看着我教的学生中有人成功考上大学,我的内心满是欣慰,也悄然燃起了一丝渴望。</p> <p class="ql-block">1978年,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这个消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瞬间点燃了我继续深造的梦想。可那时的我,已然成家,并且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是坚守在农村继续教书,陪伴家人,还是追逐研究生的梦想,这个决定沉重得让我举棋不定。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与爱人商量,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鼓励我去考研究生,她那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了我勇气。我下定决心,踏上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备考之路。</p> <p class="ql-block">我是1965年进入大学的,是文化大革命前最后一批大学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五届”。然而,命运弄人,我仅仅读了半年大学,文化大革命就如狂风暴雨般袭来,大学的正常教学被迫中断。1970年大学毕业时,我实际上只学习了半年的大学课程。如今想要考研究生,我深知自己与其他考生之间的差距,但我也明白,只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备考。白天,我要在学校认真上课,尽到一名教师的职责;放学后,又要和爱人一起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复习的时间几乎都被挤压到了夜晚。研究生考试在春天举行,而我用了整个冬季来做准备。每天晚上,只有等爱人和孩子都进入梦乡后,我才能静下心来,翻开书本复习。农村的干打垒房子,简陋至极,没有什么像样的取暖设备,寒冷的冬夜,仿佛要把人冻僵。有时还会突然停电,整个屋子陷入一片黑暗,我就用蜡烛照明,有时一个晚上就要点两根蜡烛。</p> <p class="ql-block">因为自觉差距大,我只能付出加倍的努力,几乎每天晚上都复习到12点以后。那时家里还养了一头猪,准备过年时宰杀。每天复习完之后,我还喂一次猪。也许是习惯了我的作息,每天12点以后,它都会准时来拱大门,向我要吃的。就这样,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那年的年猪养得格外肥壮。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复习,我的一条腿不幸得了风寒,直到现在,一到冷天,还会隐隐作痛。</p> <p class="ql-block">即便经过了这样废寝忘食的复习,我依然觉得自己距离考上研究生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在这时,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老五届回校复读,也就是俗称的“回炉班”。开春后,我满怀期待地报考了我的母校——北京大学的复读班。和我一同报考的,是三届不同的同学,我是最后一届,大学课程几乎没学,结果发榜后,不出所料,我名落孙山。我不服输,又先后报考了长春光机学院(现在的长春理工大学)和沈阳机电学院(现在的沈阳工业大学)。终于,沈阳机电学院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学校要求马上报道。就在我到沈阳机电学院报道之后,长春光机学院也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考虑到沈阳机电学院离我家比较近,周末回家照顾家人也方便,我最终选择留在了沈阳机电学院。</p><p class="ql-block">在沈阳机电学院的回炉班读了半年后,我成功考入沈阳机电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顺利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p> <p class="ql-block">如今,47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回首那段考研究生的日子,心中满是感慨。那是一段充满坎坷与艰辛的旅程,也是一段因艰苦努力而熠熠生辉的经历。成功从来不是凭空降临的幸运,只有怀揣坚定信念,付出不懈努力,才能跨越困难,抵达希望的彼岸,拥抱那属于自己的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