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3日 早上九点车队从陕西榆林出发终到山西大同云岗石窟。</p><p class="ql-block">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3处世界遗产,还有大同城墙、大同长城等是国家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大同作为“中国煤都”,是中国最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北魏时期开凿,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现存254个洞窟像龛、5.9万余尊造像,是5-6世纪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到我国古代先人是多么的智慧,能工巧匠的手艺有多么精湛、手工石钊工艺有多么的震撼……。你们真的想向不到要想进入到每个洞窟的里面去欣赏有多么的艰难,每个洞窟都要排长队,就是随着人流挤进去了,照相录制视频也成为难事儿了,在人头攒动中勉强拍到一部分佛像……。</p> <p class="ql-block">云岗石窟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关于云冈石窿的基本概况 </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p><p class="ql-block">- 规模: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佛龛约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 </p><p class="ql-block">- 开凿背景: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魏晋时逐渐独立,十六国时期迅速发展。北魏太武帝灭佛后,文成帝即位恢复佛法,为云冈石窟的开凿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开凿过程:始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453年)至和平元年(460年)之间,由昙曜主持开凿了第16窟-20窟,即“昙曜五窟”。皇家经营约四十年,完成大窟大像开凿,后民间继续参与小规模建设,直到正光五年(524年)六镇起义才逐渐停止,前后大致开凿了7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 雕刻风格多样:早期“昙曜五窟”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佛像高鼻深目、肩宽体壮。中期佛像服饰转为汉化的褒衣博带式,人物形象清瘦秀美。晚期造像则更加精致细腻,注重细节刻画。</p><p class="ql-block">- 题材内容丰富: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等,如第6窟的佛传故事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一生。此外,石窟中还有大量的菩萨像、弟子像、飞天像以及各种护法神像等。</p><p class="ql-block">- 融合多元文化:佛像融合了鲜卑、波斯、希腊等元素,如第8窟的火焰纹是波斯艺术元素,第18窟的衣褶体现出希腊雕刻风格,见证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