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下岗之后……

伊里

<p class="ql-block">  还没有到45岁生日,就收到通知:下个月不用来上班了。我预感中的下岗结局提前到来了。虽然有点思想准备,但还是不免心生悲凉之感,沮丧,惆怅,迷茫,懊恼一股脑涌上心头,不良情绪低落到冰点。</p> <p class="ql-block">  13岁赶上文革,16岁下乡内蒙,23岁返城回京,45岁就面临下岗,这意味着职场生涯的终结。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像快闪镜头一帧帧掠过脑海。</p> <p class="ql-block">  然而俗话说得好:“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转机竟然从下岗开始了。先是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剧组的服装负责人邀我去帮忙,但是要去外地几个月。我思忖着,38岁时上夜大考下的高级技工证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转念一想,孩子正值高考前的紧张时期,后勤保障不能拖后腿,我只好婉拒了这个蛮有意思的再就业机会。</p> <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位老友推荐我去报社应聘审读一职。这些年在单位也是经常写工作报告,年终总结之类的文案,被冠以“笔杆子”。我信心满满的去应聘审读职位,面试时带着在各大报刊发表的百余篇文章的剪报本。经过了严苛的层层入职考试,我终于被录用为专职审读人员,而且是七位专职人员中唯一的女士,并任白班带班组长。</p> <p class="ql-block">审校部人员在塘沽炮台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报社我如鱼得水,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原来单位的同事来报社看望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以前的工作太委屈你了。”我回应道,从内蒙兵团返城回京有个工作就阿弥陀佛了,哪能挑肥拣瘦?</p> <p class="ql-block"> 报社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工作单位。有时年轻编辑的文章语句用词不当,经我修饰一下,他们非常满意。有一次,一个美编无意中发愁地说:“整版只有一张图片,怎么排版啊?”我建议她把这张图片缩小,四个小图片呈菱形排列,与大图片呈对角线排版,立马整个版面就活跃了。她十分感谢我,以后有机会还会参考我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虽然审读和美编是两个部门,但是工作上经常有交集。我在兵团时负责连队的黑板报,对于排版略知一二,而且许多领域边界都是触类旁通的,美编也是我喜欢的岗位,但是超龄了无缘竞聘。</p> <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正值报业的鼎盛时期,报社效益非常好。经常组织郊游,拓展训练等活动。有一次年终总结表彰大会,我荣幸得到了报社“优秀员工”的证书褒奖,奖品是一台大彩电。那时还没有平板彩电,但我已经很知足了。那是我有生以来得到的最贵重的奖品,包含了报社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工作的认可,给予我继续勤勉工作的鼓励和动力!</p> <p class="ql-block">  愉快的报社工作一直做了十几年,令许多女士谈之色变的更年期综合征我却没有任何症状,轻松度过。可见乐观的情绪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在报社工作的境遇都是我值得回味的一段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