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连日来,三秦大地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从秦巴山区汉水流域的蜿蜒溪涧旁,到八百里秦川的广袤田野间,再到陕北高坡黄河岸边的黄土沟壑中,一场场温暖人心的慈善助学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以无私的奉献为寒门学子铺就一条通往大学殿堂的希望之路,用爱与责任点亮了无数家庭的未来之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省超10000名寒门学子获1000-2000-3000-5000-10000元不等额度的助学金,已共发放了助学金近2000万元。</p><p class="ql-block"> <b>秦巴山区:爱如汉水,润泽寒门心田</b></p><p class="ql-block"> 秦巴山区,层峦叠嶂间,汉水悠悠流淌。这里虽风景秀丽,但部分家庭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为困难。许多寒门学子怀揣着大学梦想,却因学费、生活费等问题望而却步。然而,慈善助学的春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在汉中市的一个小山村,学生小李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全家犯了难。小李的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独自撑起整个家,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大学费用。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时,当地一家爱心企业得知了小李的情况,主动与他取得联系,承诺承担其大学四年的学费,并每月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当企业代表将助学金送到小李手中时,这个朴实的山里孩子眼中闪烁着泪花,他激动地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 像小李这样的例子在秦巴山区并不少见。众多爱心企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关注学子的成长与发展。有的企业为受助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社会经验;有的企业组织志愿者与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爱如汉水,在这片山区静静流淌,滋润着每一个寒门学子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b>八百里秦川:情似沃土,培育希望之苗</b></p><p class="ql-block"> 八百里秦川,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如今,它又成为慈善助学的热土,无数爱心在这里汇聚,为寒门学子播下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今年8月12日,西安市慈善会九楼会议室里,一场以“善举筑梦,爱心续航”捐赠仪式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市慈善会联合启动的“金秋助学”活动,为陕西1700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送去340万元助学金。活动现场,受助学子代表们身着整齐的服装,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感激。一位受助学生代表发言道:“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们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8月11日,宝鸡市慈善总会、宝鸡市教育局联合宝鸡市宏运房地产开发集团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2025年“广宏助学金”发放仪式。共有594名家庭困难及品学兼优的学子获得资助,每人获助学金1万元,共计594万元。</p><p class="ql-block"> 从8月7日立秋这天起,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实施的“爱心满世界”助学项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安康、榆林、宝鸡、咸阳等地启动,</span>专项资助今年年考入高等院校的困难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p><p class="ql-block"> 8月11日,“善美常熟 凤鸣岐山”慈善助学捐赠仪式上,江苏省常熟市慈善总会向岐山县慈善协会捐款20万元用于助学项目,其中10万元资助100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1000元,10万元用于资助五丈原初级中学空间改造。</p><p class="ql-block"> 8月12日, 江苏无锡无锡前程木业包装有限公司的徐平先生走进延川县,对向考入清华大学的汪子栋等大学的15名品学兼优的高考学子发放奖学金共5.4万元。</p><p class="ql-block"> 近日,韩国衣恋集团在省慈善协会设立资助高中生“衣恋阳光班”基金已陆续开始发放。</p><p class="ql-block"> 除了企业捐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到慈善助学的行列中来。杨陵退休干部张昌生设立了“助学奖学金”,用于奖励那些勤奋好学、家庭困难的学子。他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想为孩子们做点事。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八百里秦川,这份深厚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着一棵棵希望之苗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b>陕北高坡:义比黄河,铸就梦想之桥</b></p><p class="ql-block"> 陕北高坡,黄河奔腾而过,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在这片充满豪情与坚韧的土地上,慈善助学行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寒门学子铸就了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在榆林市的一个小县城,一群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陕北助学团”。他们深入乡村,走访调查,了解寒门学子的实际困难,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助学方案。助学团成员不仅提供资金帮助,还积极为学子联系学校、老师,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一位助学团成员说:“我们陕北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上学的机会。我们要帮他们搭起这座梦想之桥,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延安,一些革命后代也继承了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慈善助学事业。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助学基金会,通过举办义卖、募捐等活动筹集资金,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一位革命后代表示:“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上学,就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栋梁。”在陕北高坡,这份义薄云天的情怀如同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激励着无数寒门学子勇敢追逐梦想。</p><p class="ql-block"> <b>全民参与:共筑爱心长城,点亮未来之光</b></p><p class="ql-block"> 陕西此次掀起的慈善助学热潮,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慈善助学活动。同时,加强了对助学资金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媒体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报道助学活动的进展和受助学子的故事,激发了更多人的爱心和责任感。许多市民在看到相关报道后,主动联系慈善机构,要求参与助学活动。有的市民定期为受助学子寄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有的市民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子提供免费的辅导和培训。</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慈善助学的行动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与温暖,共同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爱心长城。这座长城不仅为寒门学子遮风挡雨,更为他们点亮了未来的希望之光。</p><p class="ql-block"> 慈善助学,点亮未来。在陕西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慈善的火种已经点燃,并将持续燃烧。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这份爱与责任,也将在三秦大地上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慈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