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暑假生活

咫尺西天51444286

<p class="ql-block">昵称:咫尺西天</p><p class="ql-block">美号:51444286</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自制/网络</p> <p class="ql-block">  感谢【忆童年交流天地】美友圈组织的【聊聊暑假】茶话会,让我们有机会畅聊、回望那些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暑假生活!</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期的暑假,就像一曲悠扬的乐章,充满了轻松愉快的音符,让人心旷神怡。多姿多彩的暑假生活,驱散了讨厌的烦恼,带来了无尽的舒畅愉悦。童年暑假那些亲朋好友的陪伴、记忆犹新的影像、萦绕耳边的声音、山野溪水的流连……仿佛就在昨天 。</p><p class="ql-block"> 童圈茶话聊暑假</p><p class="ql-block"> 美友踊跃来参加</p><p class="ql-block"> 跟帖发言如潮水</p><p class="ql-block"> 精彩纷呈三伏夏</p> <p class="ql-block">  1965年的暑假,是我终生难忘的暑假。因为我把那年的暑假过成了“劳动节”。</p><p class="ql-block"> 那年暑假开始的头几天,我总到同学范辉家去玩。有一天,范辉在建筑公司当会计的爸爸也在家,他看我俩又要去江边玩,怕不安全,便说要给我俩找个工地干活挣钱去。我俩一听,觉得能挣钱就同意了。第二天早上,范辉爸爸就带着我俩到农机修造厂建筑工地去“上班”。主要活计就是当小工,负责供瓦工师傅砌墙用砖,每天工钱是一元零八分。北方暑期太阳暴晒,一会就累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手套很快被砖磨破,手也被磨的剩薄薄一层皮,一碰就很疼, 但还是咬牙坚持着。好不容易把一天坚持下来,累的筋疲力尽,回到家简单吃点饭就躺下睡觉了。就这样,我俩互相鼓励,很快捱过了一个星期,渐渐适应了工地劳动强度。一个月下来,还学会了推独轮车、和泥、抹墙缝。</p><p class="ql-block"> 通过暑假在工地苦脏累的劳动,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对“劳动创造世界”从原来感官认识有了切身体会;对劳动价值也有了新认识。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父母工作的不易、赚钱的艰辛;我们能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是因为爸妈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几天,我终于拿到了有生以来靠自己劳动挣来的第一笔钱。我除了花四元钱买了一双鞋外,其余的钱都交给了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童年时期看过的电影不多,所以看过的每部电影都留下深刻印迹,尤其是那部叫《扑不灭的火焰》电影至今还记忆犹新。电影讲述的的是40年代初期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干部蒋三奉命潜回家乡组织发动乡亲抗日救国,与日伪军斗智斗勇并亲手击毙投靠日军任伪军中队长的大汉奸、亲哥哥蒋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还惨无人道地使用化学、细菌等国际上明令禁止的武器,更是令人发指的“七三一”部队竟然用活体进行实验,真是惨绝人寰……好在共产党领导全国军民奋起反抗,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鬼子,夺回了美好家园。我们一定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p><p class="ql-block"> 观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幼小心灵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使我懂得了是共产党、毛主席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那时与我一起看电影的邻居小朋友也姓蒋,在家中排行也是老二。后来,我们大家都叫他汉奸。</p> <p class="ql-block">  暑假时期也正是秋季丰收的季节。那年的暑假,我家还在北方林场住。八月暑假,秋风送爽,正是野果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山丁子、榛子、臭李子、都柿(野生蓝莓)……所有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p><p class="ql-block"> 连续几天,妈妈都是干完家务活就拿着镰刀、挎着筐领着我去采摘野果。山丁子酸中有甜,臭李子甜中带涩,最好吃的是都柿,甜酸适中,口感非常好,但一次不可多吃,因果中含酒,会醉人的。我们每次出去都是满载而归,虽然爬山涉水很累,但看见采摘成果,感到一切都值了,打心眼里高兴。野果采回家,山丁子煮熟晒干当零食;榛子属于坚果晒干烘炒;都柿用白糖拌匀装罐密封储存在地窖里,可保存至春节。</p><p class="ql-block"> 暑假八月,还正是北方小麦成熟开镰收割的季节。每当此时,妈妈都会带上我到已经收割完的麦地里去捡麦穗。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用镰刀收割、牛车马车往场院拉。我们很多人都在地里捡拾遗漏下的麦穗。今天捡这块地,明天捡那块地。一个假期下来,我和妈妈捡了一百多斤麦子。在六十年代初期,能多出一百多斤麦子绝对是粮食“富户”。每当吃到用捡来的麦子加工成白面而蒸出的馒头时,心里都无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三年级暑假的一天,我去找同学杨勇玩,见他正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的听“洋戏匣子”讲故事。我也趴在桌子上陪他听。故事内容是古代战场两军打仗的。讲故事人绘声绘色,会学战马嘶鸣声、马蹄奔跑“哒哒”声、战鼓擂的震天响声、撕杀呐喊声、兵器撞击声及伤兵哀叫声……这些声音很快吸引着我,此后我便天天都准时去他家听“洋戏匣子”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就想:这“洋戏匣子”可真是个好东西,能讲故事、会唱歌、还能转播讲解电影、各种球赛……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挣钱买一个,坐在家里天天听。</p><p class="ql-block"> 我长大后,儿时的愿望真实现了,不但有了“戏匣子”,陆陆续续还有了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脑等现代化电子设备……现在 还能偶尔想起童年去同学家听“戏匣子”的趣事,依稀记得那时“戏匣子”讲的故事是《说唐》,英雄好汉排名: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