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仙尊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苏立义同学(图左) 同学微信上常给我留言:兄弟,想你啦!喝酒。<br> 真的是“字少事大”,就这几个字让我愣半天神,太亲切啦,“同过学、下过乡,一起扛过枪”和我儿时母亲常说的“狐朋狗友”一股脑地涌上心头,酒还没喝,人已醉了。 姚达生(图左)奶奶酿制的老黄酒非常好喝 武当山民间有自己酿酒的传统,家家都会用糯米酿出各种味道的米酒、老黄酒。<br> 同学奶奶酿制的老黄酒就非常好喝,1976年高中毕业,临下乡的前两头,就在同学家喝奶奶酿制米酒,几个同学都是多年的同窗,毕业要分开,难免有些伤感,喝起酒来颇有些“三碗不过岗”气势。 左起:黄建春、耿金和武当山合影 1989年到襄阳参加铁道兵一师发小的婚礼,婚礼结束后又在朋友家小聚,朋友媳妇的表姐是个能喝酒的主,二两酒的口杯一饮而尽,拼了不到三杯我就醉的一塌糊涂,不省人事,夜里就鸠占鹊巢,在朋友新房睡了一晚上。 大约是九三年,武当山同学到北戴河参加全国基层党委纪委书记培训,我从唐山赶到北戴河地质部疗养院和同学见面,晚上在北戴河小街上,一瓶酒一人一半,感到没有尽兴,一人又喝了一瓶啤酒,回疗养院两人就挤在同学的小床铺聊了一晚上。 2002年,我到十堰市白浪中铁建十一工程局二处,想为曾经在二处(原铁道兵二团)工作过父亲要一册二处编写的《第二工程处简史》,二处副处长姚尚明叔叔专门接待我,不仅满足了我的要求,还安排在处招待所食堂就餐,林亦喜叔叔还专门陪我喝酒,十分激动的我那天中午喝的酩酊大醉,在处招待所睡到晚上,又安排车送我到武当山。<br> 父亲离开二处四十年了,老部队的战友们还能记住父亲,热情接待我这个铁二代,那种激动的心情好像只能通过杯中美酒来表达。 一团团部搬到将军河后,父亲在一团武当山留守处担任过近两年主任,爱喝武当山酒厂生产的“武当大曲”,在武当山交通管理站(原草店)处理汽车连在武当山的交通事故,就用“武当大曲”请交管站的彭、姚二位站长,深入磨合军地两家关系。<br> “酒”是什么,颇有些一言难尽。 同学苏立义是湖北武当仙尊酒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喝酒人到做酒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喝酒人的潇洒,更看到了做酒人的艰辛,每次见到他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巨大压力和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 宋庆林、闫红霞同学在武当山合影 为了弘扬传承武当古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技艺和理念文化,苏立义和他的团队独辟蹊径,把发掘武当山古道家酒的工艺技法和文化功能,用优质的汉江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古井水创道家酒品牌,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创立一款武当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武当道家酒,让人们去品尝武当道家酒那种逍遥自在、超凡脱俗的神仙之乐。 铁一团二代1989年襄阳合影(左起刘明、海庆、耿金和、蔡建明) 苏立义把武当山道酒生产基地打造成集道家养生、武当武术、道教医药、武当道乐、道家素斋、武当工艺品、功夫酒坊,武当书画院,武当康养等武当道酒文化产业园和武当民俗体检园。 左起李汉生、苏立义、戴均襄、张建军同学武当山合影 苏立义在公司树立“做好人、做好酒、做好企业”文化风尚,大力开展对烈士遗属、伤残军人、劳动模范、现(退)役军人等作为优惠服务的活动,做到社会公益和企业效益的有机结合。<br> 喝酒的人各有各的喝法,各有各的境界,做酒人却只有一条:千方百计做好酒。<br>耿金和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