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老街三庙

夷水古风(贺孝贵)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恩施市芭蕉镇老街上原有三座庙宇,一是下街的江西庙,二是上街的禹王宫,三是上下街交接处的关帝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下街江西庙又称江西会馆,主要由吕、吴、唐、张、黄五姓人家集资修建,他们祖籍江西,故庙中主祀江西南昌人许逊。许逊为晋代四川旌阳县令,弃官修道,故称许真君。他追杀孽蛟于长沙湘江,有平息水妖的神力,在芭蕉河边为其建庙,一是借许逊神力避河水为患,二是供江西族人聚会议事,三是方便客商在此洽谈生意,四是供天下所有到芭蕉经商会友的江西人到此暂住,免除一切食宿费用。<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芭蕉下街江西庙旧址(贺孝贵 摄于2006年) <p class="ql-block">  上街禹王宫规模较大,有前后三进,前进供奉宣王、关云长、黑神等杂神;二进供奉观世音;三进供奉川主菩萨。禹王宫从字面上看应是供奉古代治水神人大禹的庙宇,这里却供的川主。“川主”又称“灌口神”或“灌口二郎”,一说是秦朝蜀太守李冰,一说是隋朝四川嘉州刺史赵昱,二人都在四川治水有功,被后人以神祭祀。由此推测集资修庙的何、兰、陈、马、杨五姓人家与四川移民有关。</p><p class="ql-block"> 据老年人回忆,禹王宫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办庙会,是芭蕉一年里最热闹的一天。庙会活动一是抬川主菩萨游乡,这天有钱有势之人需同普通人一样参加活动,平时乘骑用以炫耀威风的马匹全部被庙佬收走为仪仗队所用。这天最得意的人物则是一名叫花子(解放前参加庙会活动的最后一位叫花子姓蔡),他身着盛装,高高骑在头马上,有人为其牵马,当地社保为其捧着川主大印,前头有11人鸣锣开道,马后跟着半副鸾驾和万民伞,再后面是骑马的仪仗队,前面的人到了芭蕉桥头,后面的川主菩萨还没抬出庙门。参加庙会的人更是多不胜数,黑压压地挤满街道。庙会的另一项活动是亮宝,所有人家都可将家中的宝物放在条盘里,由这些人家的子孙端到街上亮相,宝物多种多样,有金银,有玉石,有古董,边亮相边行香。过去的芭蕉人说,要知谁家有宝,就在这一天。</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位于上下街交接处的石梯旁,面向街面与芭蕉河,规模比江西庙、禹王宫小,供奉武圣关羽。</p><p class="ql-block">  今江西会馆还剩门墙,禹王宫尚存支离破碎的部分屋架,关帝庙则只有遗迹,常常勾起老一辈人对过去庙况繁华的回想。(原载2006年11月10日《恩施晚报》)</p>